[发明专利]一种绝缘油脱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2805.4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7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熊佳明;黄之明;詹红生;卓然;傅明利;王邸博;罗颜;成传晖;杨涛;毛佳;余长厅;蒲金雨;喻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沈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油 脱气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绝缘油脱气装置,包括:脱气室;脱气室的下部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管道的始端口与第一开口连通,第一管道的末端口与变压器油箱连通;脱气室的上部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三管道的末端口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三管道的始端口与外部或变压器油箱连通;第二管道的始端口与第一管道连通,第二管道的末端口与第三管道连通,且第二管道的末端口与第三管道连通;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油泵;第三管道连接有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第三阀门位于第三个管道;脱气室的上部开设有第三开口,第四管道的始端口与第三开口连通,第四管道的末端口与外部连通;第四管道上连接有第四阀门。本身解决了真空脱气法使用成本高,且脱气测量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绝缘油脱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油脱气装置。
背景技术
绝缘油在电网运行对充油设备起到绝缘及降温作用,特别对充油变压器的绝缘保护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日常对绝缘油开展色谱分析实验,测量特征气体的含量,表征设备的运行状况。对于如何将绝缘油特征气体析出,目前常规的办法有:真空法、溶解平衡法(振荡脱气法、顶空脱气法、膜分离方法)。
目前溶解平衡法(振荡脱气法、顶空脱气法、膜分离方法)存在操作和装置相对复杂,不适用于在线设备(振荡脱气法)、平衡时间长(膜分离方法)等问题,真空脱气法脱气效率高,结果比较准确,但现有的真空脱气法需要采用真空泵对脱气箱中的空气进行抽出,再对绝缘油中的空气进行脱气,真空泵的抽真空能力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因此抽出的空气量也会不精准,这就对真空泵以及阀门的精密程度要求比较高,造成使用成本高,脱气测量精度低,且无法测量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气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油脱气装置,解决现有的真空脱气法对真空泵以及阀门的精度要求高,造成使用成本高,脱气测量精度低,且无法测量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气体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绝缘油脱气装置,包括:脱气室、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
所述脱气室的下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管道的始端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口与变压器油箱连通;
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油泵和第一阀门;
所述脱气室的上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三管道的末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始端口与外部或变压器油箱连通;
所述第二管道的始端口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且所述第二个管道的始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所述第二管道的末端口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且所述第二管道的末端口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
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油泵;
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有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三管道的始端口与所述第二管道的末端口之间,所述第三阀门位于所述第三个管道的末端口;
所述脱气室的上部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四管道的始端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第四管道的末端口与外部连通;
所述第四管道上连接有第四阀门;
所述第五管道的始端口与所述第四管道的连通,且所述第五管道的始端口位于所述第四管道的始端口与所述第四阀门之间,所述第五管道的末端口连接有集气盒;
所述第五管道上连接有第五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喷头;
所述喷头用于将所述绝缘油呈喷雾状喷射于所述脱气室中。
进一步的,所述脱气室设置有加热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脱气室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