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向耦合的壁面振动三维超声金属凝固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2358.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元;翟薇;于洋;魏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27/08 | 分类号: | B22D27/08;B22D46/00;B22D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启诚专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0 | 代理人: | 李艳春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向 耦合 振动 三维 超声 金属 凝固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多向耦合的壁面振动三维超声金属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凝固装置本体和金属凝固数据采集及控制器,所述金属凝固装置本体包括从顶部浇注的铸模组件(4)和设置在铸模组件(4)外壁的多个方向上的超声振动组件(5),所述铸模组件(4)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超声振动组件(5)形成对抗力以防止铸模组件(4)发生移动的止推杆(6),所述超声振动组件(5)和止推杆(6)均压紧铸模组件(4)的外壁,所述铸模组件(4)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加热熔融合金固体原料并向内铸模组件(4)浇铸的母合金池(1);
所述金属凝固数据采集及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声信号采集电路(8)、计算机(9)、多路信号发生器(11)和多路信号放大器(10),以及布设在铸模组件(4)内的多个声压传感器(7),所述声压传感器(7)与声信号采集电路(8)连接;所述超声振动组件(5)与多路信号放大器(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多路信号放大器(10)与计算机(9)连接;
所述铸模组件(4)包括铸模主体和可拆卸且密封连接在铸模主体上的多个活动侧壁,每个所述活动侧壁均通过一个超声振动组件(5)压紧在铸模主体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耦合的壁面振动三维超声金属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铸模组件(4)为直四棱柱体形,所述铸模组件(4)包括铸模主体(4-1)、铸模活动侧壁(4-2)和耐高温柔性垫(4-3),所述铸模主体(4-1)包括底部的长方形/正方形框架结构(4-11)以及设置在框架结构(4-11)上的直角面(4-12)和立柱(4-13),所述立柱(4-13)设置在直角面(4-12)的对角位置上,所述铸模活动侧壁(4-2)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位于底面和两个侧面上,所述耐高温柔性垫(4-3)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夹装在三个铸模主体(4-1)和三个铸模活动侧壁(4-2)之间;所述超声振动组件(5)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压紧在三个铸模活动侧壁(4-2)的外壁上,所述止推杆(6)设置在与设置超声振动组件(5)相对的三个正交方向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耦合的壁面振动三维超声金属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铸模活动侧壁(4-2)的壁面厚度h根据公式h=kh·h0确定,其中,h0为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确定的临界壁面厚度,kh为铸模活动侧壁(4-2)的壁面厚度的取值安全系数。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向耦合的壁面振动三维超声金属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确定临界壁面厚度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A1、建立尺寸、材质模型:对铸模组件(4)、超声振动组件(5)和止推杆(6)进行尺寸建模,并输入各个零件的材料参数;
步骤A2、建立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边界条件,在零件之间设置摩擦系数,设定止推杆(6)为固定不动,设定超声振动组件(5)的振动函数及振动参数,并划分网格;所述振动参数包括振幅和振动频率;
步骤A3、设定时间总长度和步长,进行振动过程的模拟计算,查看是否报错,当计算过程中报错时,说明材料被破坏,所输入的铸模活动侧壁(4-2)的壁面厚度小于了临界壁面厚度;当正常完成计算时,说明材料处于正常弹性范围,所输入的铸模活动侧壁(4-2)的壁面厚度为安全数值;
步骤A4、输入不同的铸模活动侧壁(4-2)的壁面厚度,进行多次振动过程的模拟计算,找出能够正常完成计算的铸模活动侧壁(4-2)的最小壁面厚度,确定为临界壁面厚度h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耦合的壁面振动三维超声金属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合金池(1)的底部流出孔处连接有连通到铸模组件(4)内的浇铸管道(3),所述母合金池(1)内放置有能够塞住所述流出孔的塞杆(2)。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耦合的壁面振动三维超声金属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振动组件(5)包括导向套(5-3)和设置在导向套(5-3)内且能够在导向套(5-3)内滑行运动的超声换能器(5-2),所述超声换能器(5-2)的后端连接有用于带动超声换能器(5-2)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超声换能器(5-2)的前端连接有用于压紧铸模组件(4)的外壁的变幅杆(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3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