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2303.1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4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尹垚懿;黄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生生物科技保定有限公司;黄健平 |
主分类号: | A01M17/00 | 分类号: | A01M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地址: | 0721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灭 红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地面垂直向下,确定被红火蚁侵害的区域;S2、在地面均匀施撒以氮为主要成分的原料,该原料可以生成氨气,用量每平方米0.1~10斤;S3、第一次施放清水0.1~10斤;S4、第二次施放清水0.1~30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无公害、整个过程易操作、成本低、环保、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虫害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火蚁常对被入侵地区的农、林、牧业等造成减产。目前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
红火蚁的巢穴搭建于地下,属于地下虫害的一种,他的存在给被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红火蚁取食多种作物的种子、根部、果实等,为害幼苗,造成产量下降。它损坏灌溉系统,降低工作效率,侵袭牲畜,造成农业上的损失。红火蚁对野生动植物也有严重的影响。它可攻击海龟、蜥蜴、鸟类等的卵,对小型哺乳动物的密度和无脊椎动物群落有负面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红火蚁建立蚁群的地区,蚂蚁的多样性较低。
红火蚁危害其它动物的机理主要表现在:
(1)红火蚁捕食刚孵化的地栖型卵生动物个体,因为刚刚出壳的幼体或者出壳后聚集在一起尚未离开巢穴的幼体,活动能力弱,极易受红火蚁的攻击,而最终变为红火蚁的美餐;或者以群体力量捕食昆虫幼虫、成虫等。
(2)红火蚁与其他动物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如与当地蚂蚁种群竞争植物食料,还与那些以昆虫为食物来源的物种竞争昆虫食料,导致其他物种因为缺乏足够食物供给而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3)通过叮咬而使得某些动物存活率降低,改变生境,甚至弃巢外逃,或者因为受攻击活动量加大而增加被捕食的几率。
同时,红火蚁对人有攻击性和重复蜇刺的能力。它影响入侵地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损坏公共设施电子仪器,导致通讯、医疗和害虫控制上的财力损失。蚁巢一旦受到干扰,红火蚁迅速出巢发出强烈攻击行为。红火蚁以上颚钳住人的皮肤,以腹部末端的螯针对人体连续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舒服,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
红火蚁对热的耐受性最低温度为3.6℃,最高温度为40.7℃。红火蚁在土壤表层温度10℃以上时开始觅食,在土壤温度达19℃时才会不间断地觅食,觅食的土壤表层温度范围为12~51℃。当土壤表层下2cm处的温度在15~43℃时,工蚁开始觅食,最大觅食率发生在22~36℃时。低温度比高温度更能限制红火蚁的觅食。春天土壤周平均土壤温度发(表层下5cm深处)升高到10℃以上,红火蚁开始产卵。工蚁和繁殖蚁化蛹和羽化分别发生在20℃和22。5℃。土壤平温度24℃时新蚁后可以成功地建立族群。当土壤很湿或很干时则活动减少。干旱后的一场雨会刺激它们2~3d的筑巢活动并增加觅食活动。从土壤表面到10cm深处的温度低于18。8℃时,全天不会发生交尾飞行。气温在24~32℃,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交尾飞行在上、下午均可发生。新建立族群89%的处于侵扰区域的下风向。交配飞行通常发生在雨后晴朗、温暖的中午时分。一旦雌性有翅繁殖蚁完成交配后,会从翅基缝处折断双翅,并寻找一个合适的场所建立一个新的族群。这些场所一般在岩石或树叶下,也可以是沟缝或石缝中,甚至在人行道、公路或街道的边沿处。蚁后在土中挖掘通道和小室,并密封开口,以免捕食者入侵。蚁后的最深藏身处约地下1米。这样造成了红火蚁在我国南方大面积繁殖,而且难以杀灭。
目前的防止方法有:
生物防治:因为红火蚁来自南美,在南美和“南美果蝇”彼此相克。这种蝇是一种“蚤蝇”。通过寄生方式进攻红火蚁。幼虫孵化以后食用蚂蚁的体内组织等为食物。同时幼虫可以控制红火蚁的身体动作,也就是行动方式。效果:只能侵蚀蚁穴外的蚂蚁,很难接触到蚁后,并且释放果蝇的生物危害性非常大,会造成芒果、荔枝、西红柿等作物绝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生生物科技保定有限公司;黄健平,未经茂生生物科技保定有限公司;黄健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