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信标时隙与HPLC信标时隙融合的双模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1930.3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8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兵;董银锋;吴金明;李登峰;雍林;刘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B3/54;H04B1/713;H04L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砾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2 | 代理人: | 翁治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信标 hplc 融合 双模 通信 方法 | ||
1.一种跳频无线信标时隙与HPLC信标时隙融合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划分信道为公共信道与工作信道;
S2、划分信标为同步信标与发现信标;
S3、划分通信时隙为信标时隙和竞争时隙;
S4、给无线信标时隙、无线竞争时隙、电力载波信标时隙、电力载波竞争时隙按时序逐一分配时限,形成多个跳频时隙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完成后,还包括的步骤为:
S5、组网;
S6、时钟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网步骤如下:
S51、中心节点依次扫描无线公共信道、电力载波工作信道、无线工作信道;
所述中心节点通过扫描能够获取所述无线公共信道的网络配置信息、所述HPLC网络的电力载波信号以及所述无线工作信 道的占用和干扰信息;
S52、外围节点扫描所述无线工作信道,并停留在所述无线公共信道,接收所述发现信标;
S53、所述中心节点根据扫描结果,分别在所述工作信道、跳频图案中选择1个工作信道和1个跳频时隙图;
S54、所述中心节点分别在其无线信标时隙、电力载波时隙到来时发送第一组网信标;
S55、所述外围节点收到所述第一组网信标,根据所述第一组网信标的同步信息,分别进行同步,并依次在所述中心节点的竞争时隙向所述中心节点发送入网申请;
S56、所述中心节点收到第一节点的入网申请,并对其进行合法性判断;合法,则给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确认应答;否则,依序判断其他节点的合法性;
S57、所述第一节点入网后,分别在其无线信标时隙、电力载波时隙到来时,转发第二组网信标;所述第二组网信标由所述中心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
S58、第二节点收到所述第二组网信标,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入网申请,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中心节点转发所述入网申请;
S59、所述中心节点收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网申请,并对其进行合法性判断;合法,则给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二确认应答;否则,依序判断其他节点的合法性;
S510、第三节点依次执行步骤S57-S59直到入网为止;所述第三节点为未入网的节点或新增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同步步骤为:
S61、所述中心节点的超帧指向所述工作信道的起始时隙,向所述外围节点发送所述同步信标;
S62、所述外围节点收到所述同步信标,并在各自的信标时隙完成时钟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时钟同步 完成后,还包括所述无线公共信道在所述信标时隙向所述电力载波信道发送所述发现信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信道数量为1个或2个;所述工作信道数量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节点为微蜂窝接入中心或分布接入单元;
所述中心节点能够对所述网络的节点接入、路由维护与分配以及数据冲突规避进行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节点为除所述中心节点以外的网络节点,包括微功率无线网络中的节点和所述HPLC网络中的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网信标、第二组网信标在所述公共信道上发送;所述入网申请、第一确认应答、第二确认应答在所述工作信道上发送;
所述公共信道包括无线公共信道;所工作信道包括所述无线工作信道、电力载波工作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网信标包括所述中心节点的无线跳频图谱、网络地址、同步信息、时隙分配信息;
所述第二组网信标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无线跳频图谱、网络地址、同步信息、时隙分配信息;
所述第一确认应答包括由所述中心节点分配给所述第一节点的跳频图、信标时隙和网络地址;
所述第二确认应答包括由所述中心节点分配给所述第二节点的跳频图、信标时隙和网络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9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