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弱刚性型面分区域铣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1057.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牟文平;姜振喜;宋戈;李卫东;黄明聪;赵中刚;沈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型面分 区域 铣削 方法 | ||
1.一种弱刚性型面分区域铣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内容:
S1:型面铣削加工参数设定;
S11:使用齿数为2~4的立铣刀进行铣削,刀具直径
S12:使用齿数为15~25的立铣刀进行铣削,刀具直径
S2:使用测试仪器测量铣削三向切削力,计算选用型面铣削工艺参数条件下的切削合力;
S3:进行试验件设计及让刀变形有限元仿真;
S31:选取零件弱刚性结构特征,依据弱刚性结构特征尺寸,采用与零件相同规格的材料,设计具有弱刚性型面的试验件;
S32:构建试验件的静力学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分别在加工区域均布的位置依次施加载荷;
S33:提取不同位置施加载荷后的让刀变形量
S34:依据仿真变形量
S4:试验件切削测试及区域划分临界值确定
S41:制作至少2个试验件,分成两组,分别采用S1中提出的S11和S12加工方案进行切削测试;
S42:依据零件加工表面质量和形位、尺寸的公差要求,区分不合格与合格区域;
S43:测量临界区位置坐标,计算获得变形量临界值,分别为少齿刀具方案的临界值
S5:零件有限元仿真、加工区域划分及参数匹配
S51:使用零件数模,构建静力学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分别在加工区域均布的位置依次施加载荷,提取不同位置施加载荷后的让刀变形量
S52:比对
区域划分结果为区域A1,
S6:输出加工区域及参数等加工方案信息,编制程序进行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0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