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智能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0675.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7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叶选镇;卢友伟;吴炳伟;卢岳友;朱建佑;蔡日求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杨小雷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智能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智能断路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连设置的断路器本体、智能控制器装置和载波通讯模块,所述智能控制器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断路器本体顶部,其具有可供断路器本体的手柄转动通过的手柄槽孔,所述载波通讯模块可拆卸安装在智能控制器装置设置的接插结构中,采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断路器本体、智能控制器装置和载波通讯模块之间的模块化组装和生产,安装和拆卸过程都很方便,有利于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在现场更换智能控制器装置时,只需单独的将智能控制器装置从断路器本体上拆下即可,整个更换过程也无需供电系统停电操作,更换方便且省时省力,提升产品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智能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可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是低压配电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保护电器,主要用于保护电路避免短路、过载等故障情况发生。现有的断路器具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瞬动的保护功能,还与重合闸机构配合实现自动分合闸功能,当断路器具有自动重合闸的功能时,能够实现对电的自动检测及保护,保证用户安全、连续、可靠的使用电力资源。
随着低压电器行业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现断路器与智能电网系统的通讯连接,实现远程遥控、遥测、遥调功能,需要断路器产品在具备接原有的保护功能基础上,还具有多种信息传输与控制功能,目前的做法是在断路器壳体内安装具有信息数据处理功能的控制器模块和载波通讯模块,控制器模块通过与载波通讯模块相连实现断路器与智能电网系统的通讯连接,从而能够远程控制断路器检测其工作状态信息、采集电力参数信息以及执行分合闸通断等一些操作指令。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0378931U公开了一种电子式塑壳断路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中盖、设置在中盖上的上盖、操作机构、触头系统、远程控制模块,远程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载波模组,所述的中盖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的第一线路板固定在各支撑柱上,所述的中盖内对应第一线路板的一侧处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的第二线路板固定在各支撑杆上,所述的上盖上对应第二线路板处设置有用于放置载波模组的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与中盖的内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的载波模组设置在容置腔内且连接在第二线路板上。
从上述电子式塑壳断路器的结构可以看出,其仍存在以下问题:远程控制模块是安装在中盖与上盖之间,需要将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固定到中盖内的多个支撑柱,再装好上盖,然后将载波模块装入上盖的容置槽中并穿过通孔与第二线路板相连,这种远程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复杂,拆装过程繁琐且费时费力,尤其是作业现场更换远程控制模块的线路板时,需要先拆开上盖,然后将线路板从支撑柱解下,可能会触碰到断路器内部带电结构,这样就必须要求供电系统停电才能操作,会造成现场大面积停电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远程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复杂,以及更换拆卸远程控制模块的过程较为繁琐,需要求供电系统停电才能操作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安装结构简单,更换智能控制器装置简单方便,且无需停电操作的模块化智能断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智能断路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连设置的断路器本体、智能控制器装置和载波通讯模块,所述智能控制器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断路器本体顶部,其具有可供所述断路器本体的手柄转动通过的手柄槽孔,所述载波通讯模块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智能控制器装置设置的接插结构中,且与所述智能控制器装置形成电连接状态,所述智能控制器装置通过载波通讯模块用于传输电网系统与所述断路器本体之间的指令信息。
上述的模块化智能断路器中,所述智能控制器装置包括电气控制组件;所述电气控制组件包括用于向所述断路器本体发送指令信息并控制所述断路器本体动作的中央控制器,以及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述载波通讯模块的信息收发模块。
上述的模块化智能断路器中,所述接插结构为开设于所述智能控制器装置顶部的插槽口,所述载波通讯模块插入所述插槽口中并与所述电气控制组件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乾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6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