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调节成型腔方向的冷镦模具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9420.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4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理峰;胡冰磊;赵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7412工厂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4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成型 方向 模具 结构 | ||
一种能调节成型腔方向的冷镦模具结构,包括外模壳和内模体,内模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外模壳底部,在内模体的底面上设置成型腔,在外模壳底部设置有安装腔,内膜体能脱卸地连接在安装腔中,在与安装腔对应的外模壳底部的侧壁上分布有螺纹孔,在螺纹孔中螺接有对应的调节螺丝,调节螺丝的顶端均伸入安装腔中而与内模体的外壁顶触在一起,当分别旋拧调节螺丝的尾端改变对应调节螺丝的顶端伸入安装腔的长度时,所述内模体在安装腔中发生位置变动而使成型腔方向发生变化。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调试过程中通过不断微调调节螺丝伸入安装腔的长度,来满足产品形位公差的需求,实现了对成型腔方向的微调,简单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能调节成型腔位置的冷镦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非回转体冷镦件,原有的冷镦工艺一直无法有效解决产品的形位公差问题。现有的冷镦成型工艺中只能依靠冷镦师傅的感觉来转动冷镦模具,冷镦模具转动后再固定设备锁模螺丝来调试产品,仅凭人工感觉操作,随意性较大,无法实现微调,很难调试出符合产品要求的形位公差尺寸,因此现有工艺采用的冷镦结构仍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通过螺丝的缩进和退出微调成型腔方向,精度高,调节效率高,使用效果好的能调节成型腔方向的冷镦模具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能调节成型腔方向的冷镦模具结构,包括外模壳和内模体,所述内模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外模壳底部,在所述内模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能冷镦零件的成型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模壳底部设置有能安装内膜体的安装腔,所述内膜体能脱卸地连接在安装腔中,在与安装腔对应的外模壳底部的侧壁上分布有螺纹孔,在所述螺纹孔中螺接有对应的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的顶端均伸入安装腔中而与内模体的外壁顶触在一起,当分别旋拧调节螺丝的尾端改变对应调节螺丝的顶端伸入安装腔的长度时,所述内模体在安装腔中发生位置变动而使成型腔方向发生变化。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腔的俯视投影可优选呈圆形,所述内模体能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中,当分别旋拧调节螺丝的尾端改变对应调节螺丝的顶端伸入安装腔的长度时,所述内模体在安装腔中转动而使成型腔方向转动。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内模体的外壁上可优选设置有侧壁凹部,对应调节螺丝的顶端顶触在侧壁凹部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孔可优选为两个,两个螺纹孔对称地设置在内模体转动中心两侧的外模壳底部的侧壁上,所述调节螺丝为两个,两个调节螺丝分别螺接在对应的螺纹孔中。
作为改进,所述成型腔可优选是俯视投影呈矩形的矩形腔体。
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腔体可优选是底部开口小和顶部开口大的通孔,所述矩形腔体的一组窄边对应的侧壁是斜面,两个斜面之间的夹角是4~6°。
进一步改进,在矩形腔体上方的内模体上可优选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内模体经穿过连接孔的连接件与外模壳相连接,所述连接孔与螺纹孔位置相对应。
作为改进,所述成型腔可优选是三角形腔,在所述三角形腔的底部设置有无花纹的圆台腔。
进一步改进,在圆台腔与三角形腔的连接处可优选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的角度为60°。
进一步改进,所述三角形腔的三个顶角可优选均为圆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调整调节螺丝伸入安装腔的长度就能微调内模体相对外模壳的角度,从而改变内模体的成型腔与内模体连接部的平行度;调试过程中通过不断微调调节螺丝伸入安装腔的长度,来满足产品形位公差的需求,实现了对成型腔方向的微调,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沿中心轴所在竖向面的剖面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7412工厂,未经舟山市7412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