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磁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9404.3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贤良;张虎;陈浩东;乔凯明;龙毅;朱顺敏;罗二仓;沈俊;欧志强;伊博乐;特古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余热 回收 发电 装置 | ||
1.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磁发电装置,包括磁路、冷源供给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磁路包括:
由加热片(1)、热磁材料(2)、铜管(3)组成的热交换组件,磁路中总计四个热交换组件;
三根磁轭(6),左侧磁轭(6-1)、中间磁轭(6-2)、右侧磁轭(6-3);
一对其N极套有隔热层(4)的长方体永磁体I(5),所述长方体永磁体I的N极与热交换组件相连,S极与磁轭(6)相连;
一对其S极套有隔热层(4)的长方体永磁体II(13),所述长方体永磁体II的S极与热交换组件相连,N极与磁轭(6)相连;
所述中间磁轭(6-2)上套有线圈(7);
所述左侧磁轭(6-1)、两个热交换组件、左侧长方体永磁体I(5-1)、左侧长方体永磁体II(13-1)以及所述中间磁轭(6-2)组成一个左侧磁回路;
所述右侧磁轭(6-3)、两个热交换组件、右侧长方体永磁体I(5-2)、右侧长方体永磁体II(13-2)以及所述中间磁轭(6-2)组成一个右侧磁回路;
所述冷源供给系统与铜管(3)相连为热交换组件转移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组件,由一对加热片(1)、一对热磁材料(2)和一根铜管(3)堆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1)与工厂中烟囱壁接触,由于工厂中排放出的废气中存在余热使加热片的温度升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3)两端切面为圆形便于与管道(9)连接,中间切面为长方形便于增大与热磁材料(2)的换热面积;铜管内部流通的流体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4)为中空结构套在永磁体I(5)上,用于减小热交换组件与永磁体I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防止永磁体I升温过高导致热退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源供给系统包括水箱(8)、管道(9)、水泵(10)以及控制器(11)组成;控制器通过控制左右两侧水泵的交替工作来实现左右两侧热交换组件的交替供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测温模块、电流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12);所述测温模块用于测量热磁材料(2)温度变化情况;所述电流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测量装置产生的电流;所述数据存储模拟用于数据的保存以及拷贝。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磁发电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冷源供给系统交替工作时,磁路两侧的热交换组件中的热磁材料(2)被分时冷却;当向左侧磁回路中的热交换组件通入冷流体时,左侧磁回路中的热磁材料被冷却到居里温度以下处于铁磁态,右侧磁回路中的热磁材料被加热片(1)加热到居里温度以上处于顺磁态;因此磁路中左侧磁回路中流通的磁通量占主导,中间磁轭(6-2)中流通的磁通量方向向上;当向右侧磁回路中的热交换组件通入冷流体时,右侧磁回路中的热磁材料被冷却到居里温度以下处于铁磁态,左侧磁路中的热磁材料被加热片(1)加热到居里温度以上处于顺磁态;因此磁路中右侧磁回路中流通的磁通量占主导,中间磁轭(6-2)中流通的磁通量方向向下;由于中间磁轭(6-2)中流通的磁通量的方向发生逆转,所述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余热向电能的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4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周围血管辅助吻合器
- 下一篇:一种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及自动化养护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