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曲面的人体腰椎恢复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7304.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8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齐园圃;孟令杰;牛琳;闫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B5/397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22 | 代理人: | 任坤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曲面 人体 腰椎 恢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曲面的人体腰椎恢复的系统;包括架体、束腰带、控制单元;所述架体侧面中心位置均设有固定块,所述架体的上方设有多组绕绳机构,所述每组绕绳机构均设有线绳,绕绳机构通过线绳与所述束腰袋连接,所述束腰带的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内部中心处,束腰带用于固定康复患者的腰部;通过设置牵引辅助结合监控系统,便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医生直接控制病人的康复情况和改进训练计划,提升恢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腰椎恢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曲面的人体腰椎恢复的系统。
背景技术
腰处于人体的中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腰椎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非常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部位,随着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体的腰部经常出现超负荷工作状态,非常容易因为疲劳二引起各种腰部疾病,腰部康复训练是治疗腰椎疾病的基本手段,运用此手段能够提高腰部疾病的治愈率,降低腰椎疾病的发病率。
现有的腰部康复训练大多依靠训练师的经验指导训练,或者是推拿等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设备单一,而且在采用设备自己进行康复训练时,缺乏和医生的及时沟通,不能及时根据恢复情况酌情加强或减少训练量,导致康复训练效率较低,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412187.1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护理的腰部康复训练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竖直板、金属框架、移动滑块、第一腰部固定环、第二腰部固定环和吊环;金属框架固定安装在竖直板;移动滑块通过滚轮活动安装在竖直板;第一腰部固定环与移动滑块通过滑轨滑动连接;第二腰部固定环通过两根弹性绳固定在连接柱;吊环与金属框架通过吊绳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腰部固定环和吊环,手持吊环进行助力,训练自身的腰部;训练缺乏系统性规划和监测,导致训练效率低,难以根据恢复程度调整训练计划。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189821.9公开了一种腰部康复训练联接装置和控制方法:所述的腰部康复训练联接装置,包括铝合金型材框架和2个以上的腰部康复单元。每个腰部康复单元均包含气动人工肌肉单元、重力平衡单元、康复训练联接单元。所述的控制方法,由七个步骤构成,控制4个康复训练联接单元对患者进行弯腰康复训练;单纯靠电机牵引绳索对腰椎进行调节,训练程度难以控制,康复训练的安全性较难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曲面的人体腰椎恢复的系统,通过设置牵引辅助结合监控系统,便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医生直接控制病人的康复情况和改进训练计划,提升恢复效率;经过信号特征提取和分类得出最优的腰部肌电信号特征,经过单片机处理之后得到腰部训练强度和肌肉疲劳度数据,肌电信号处理之后,去除不稳定肌电信号,减小肌肉疲劳度的测量误差,提高训练恢复效率。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生物曲面的人体腰椎恢复的系统;包括架体、束腰带、控制单元;所述架体侧面中心位置均设有固定块,所述架体的上方设有多组绕绳机构,所述每组绕绳机构均设有线绳,绕绳机构通过线绳与所述束腰袋连接,所述束腰带的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内部中心处,束腰带用于固定康复患者的腰部;所述束腰带与固定块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内部套设有导杆,所述导杆设在套管内部的一端外壁向外弯折,所述套管靠近导杆的一端外壁向内弯折,防止导杆从套管内部滑脱,所述导杆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的万向球头与所述束腰带连接;所述导杆和套管的外部设有套管,所述弹簧一端所述固定块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束腰带连接;
该系统的使用方法为,S1:通过远程控制系统的云端服务器从医生的移动端下载训练任务,在显示模块显示;
S2:控制单元根据拉力传感器获取线绳的拉力强度,根据位移传感器获取线绳在训练过程中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7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