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快速老化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6717.3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权;邓建林;覃文;黎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关文龙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润滑油 快速 老化 装置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快速老化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老化恒温单元、局部高温加热单元、尾气处理单元、机油泵和控制器,所述局部高温加热单元与老化恒温单元通过一根进油管和一根出油管相连接;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与老化恒温单元相配合;所述机油泵安装在进油管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局部高温加热单元、老化恒温单元、机油泵相连接。具有操作简单、用时短、还原度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快速老化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油作为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血液”,不但起到润滑、散热、清洁等作用。发动机在运转时,润滑油流到运动副后,就会粘附在运动副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充分润滑运动副零件、减少运动副之间的摩擦与磨损。然而润滑油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润滑油中的基础油和添加剂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消耗或变质,即润滑油老化。此外,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积累磨损等原因产生的不溶物,也相当于广义的老化。润滑油品质不断下降、甚至失效,最终对运动副零件产生腐蚀、加剧磨损等不良现象。因此,研究发动机润滑油老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实现快速老化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实验室经常需要模拟润滑油的老化,进而研究润滑油老化的影响因素、老化过程中润滑油指标的变化,及润滑油老化后产物的组分等等。目前,与润滑油老化相关的评定方法主要是氧化安定性测定方法。现行氧化安定性测定方法有多种,其原理基本相同,一般都是向试样中直接通入氧气或净化干燥的空气,在金属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在规定温度下经历规定的时间后测定试样的粘度、酸值等指标的变化。内燃机油的测定方法有SH/T0299-92和SH/T0192-92标准;汽轮机油SH/T0193-92旋转氧弹法来测定其抗氧化性能;中高档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主要有GB/T12581加抑制剂矿物油氧化特性测定法、GB/T12709润滑油老化特性测定法(康氏残炭法)、SH/T0123极压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进行。上述试验方法大部分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GB/T 12581主要有以下方面不利于操作:(1)试验周期太长。该方法要求检测时间为1000h,不能实现油品快速检测;(2)润滑油老化影响因素单一,只考虑了高温的影响,而对发动机运行环境中产生的烟炱等其他因素未考虑到。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快速老化装置及试验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快速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老化恒温单元、局部高温加热单元、尾气处理单元、机油泵和控制器,所述局部高温加热单元与老化恒温单元通过一根进油管和一根出油管相连接;所述尾气处理单元与老化恒温单元相配合;所述机油泵安装在进油管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局部高温加热单元、老化恒温单元、机油泵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老化恒温单元包括润滑油容器、恒温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劣化气体通气管、金属催化条、劣化催化物添加管;所述润滑油容器左部顶端设有加机油口;所述恒温加热器分布在润滑油容器中心底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劣化气体通气管、金属催化条、劣化催化物添加管依次分布在所述润滑油容器的中部;所述恒温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机油口安装有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容器外部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容器底部右端设有放油阀。
进一步地,所述局部高温加热单元包括可控高温加热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金属油管,所述可控高温加热器安装在金属油管的外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布在可控高温加热器内;所述可控高温加热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6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