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组合式稀土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6035.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彭飞;赵同云;沈保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7/02 | 分类号: | H01F7/02;H01F7/00;H01F1/055;H01F1/16;H01F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节约 性能 组合式 稀土 永磁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组合式稀土永磁体,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片状单体(1)叠加而成;所述片状单体(1)包括稀土永磁单体(11)和软磁单体(12);
所述稀土永磁单体(11)采用合金材料,为Nd-Fe-B、Sm-Co合金中的一种;
所述软磁单体(12)采用合金材料,为Fe、Ni-Fe、Fe-Si、Fe-Co合金中的一种;
所述片状单体(1)由连接机构(3)固定,形成完整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组合式稀土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单体(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且其横截面呈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组合式稀土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单体(1)的厚度与完整磁体的轴向尺寸之比为0.1~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组合式稀土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永磁单体(11)在强磁场中充磁获得所需磁性;稀土永磁单体(11)具有单一的磁极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组合式稀土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永磁单体(11)位于完整磁体的一端,所述软磁单体(12)位于完整磁体的另一端;当达到磁体所需磁片数量时,形成圆柱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组合式稀土永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屏蔽保护套(2),所述磁屏蔽保护套(2)呈空心圆筒形、包覆在完整磁体的侧面但不包覆两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组合式稀土永磁体,其特征在于:如果应用在静磁场中,所述磁屏蔽保护套(2)采用高磁导率金属,为电磁纯铁、坡莫合金、硅钢、软磁铁氧体的一种;
如果应用在高频交变磁场中,所述磁屏蔽保护套(2)采用不导磁的高电导率金属,为铜、铝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组合式稀土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屏蔽保护套(2)的厚度约为0.5~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组合式稀土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为筒体结构;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上筒体(31)、下筒体(32);
所述上筒体(31)包括上凸缘(311)、上安装板(312)、上调节安装孔(313)、铁制弹簧(314);
所述下筒体(32)包括下安装板(321)、下调节安装孔(322)、下凸缘(324);
所述上安装板(312)与所述下安装板(321)适配;所述上调节安装孔(313)和所述下调节安装孔(322)适配;
所述连接机构(3)的内径与片状单体(1)、磁屏蔽保护套(2)尺寸适配;
所述稀土永磁单体(11)和所述软磁单体(12)通过连接机构(3)固定在一起,形成完整磁体;
通过调整上筒体(31)和下筒体(32),能够调控稀土永磁单体(11)和软磁单体(12)的相对位置及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组合式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片状单体材料,其中,稀土永磁单体(11)的成分取Nd2Fe14B、SmCo5或Sm2Co17的一种;软磁单体(12)的成分取Fe、Fe-Si、Ni-Fe的一种;
2)将上述片状单体材料进行表面抛光处理,然后通过机械加工和电加工方式精加工,加工成符合要求的片状单体;该片状单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3)装配前,在强磁场中充磁获得具有不同磁极性的稀土永磁单体(11),使得每个稀土永磁单体(11)具有单一的磁极方向;
4)将多个稀土永磁单体(11)和软磁单体(12)沿轴线方向分别叠放于两端;且当达到磁体所需磁片数量时,形成圆柱状结构;
5)圆柱状磁体侧面包覆磁屏蔽保护套(2),所述磁屏蔽保护套(2)置于完整磁体的侧面但不包覆两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60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