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5948.2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侯军辉;李学成;苏义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4 | 分类号: | H01M50/14;H01M50/533;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赵文曲 |
地址: | 35210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电子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电解液和极耳,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和封印部,第一部形成第一容腔,第二部形成第二容腔,电极组件收容于第一容腔内,电极组件包括极片和隔离膜,电解液收容于第一容腔或第二容腔中的至少一者内,极耳与极片电连接,在封印部,极耳从第二容腔伸出壳体外,沿第一方向,第二部的长度h≥0.9mm。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电子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电化学装置,能够改善在进行跌落测试时其封装边冲开的问题,并且改善隔膜内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已经融入消费者的生活,而在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例如在使用手机时,可能会造成手机的跌落。因此,内置于手机中的锂离子电池的跌落性能已经成为消费者主要关注的安全性能。随着对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要求的提高,锂离子电池跌落失效更加严重,其中有两种失效模式发生概率最高,分别为顶封冲开和游离电解液冲击导致的隔膜内翻,隔膜内翻是导致锂离子电池电压降甚至着火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旨在能够解决至少一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电解液和极耳,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和封印部,第一部形成第一容腔,第二部形成第二容腔。电极组件收容于第一容腔内,电极组件包括极片和隔离膜。电解液收容于第一容腔或第二容腔中的至少一者内。极耳与极片电连接,在封印部,极耳从第二容腔伸出壳体外。所述第一部朝向所述第二部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沿第一方向,第二部的长度h≥0.9mm。
通过采用上述的电化学装置,沿第一方向增加第二部的长度,当电化学装置跌落时,因第二部的距离增加,能够减小设于第一容腔内的电极组件对壳体的冲击,从而降低电化学装置顶封冲开的风险。同时,存储于第一容腔和/或第二容腔内的电解液流动的距离增加,缓解了跌落过程中电解液的冲击力,降低了电极组件中隔离膜内翻导致的短路的风险。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部的长度为h≥1.3mm。
将第二部的长度设置为h≥1.3mm,使得延长后的第二部能够更好的包裹电化学装置中的其他零部件,以提升电化学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化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极耳上的密封件,密封件与封印部粘接。
通过将设于极耳上的密封件与封印部粘接,一方面将极耳与封印部隔开,减少极耳与封印部出现电连通的情况,另一方面增加封印部处的密封性能,提升电化学装置的密封效果,避免出现液体,例如空气中的水份进入电化学装置中。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部包括台阶面,台阶面与第二部和封印部形成收容空间。电化学装置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与极耳电连接,电路板设于收容空间处。
通过台阶面与第二部和封印部形成收容空间,电路板设于收容空间处,减小了电化学装置的整体体积,提升了电化学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化学装置还包括连接件,电路板与极耳通过连接件电连接。
通过连接件连接极耳与电路板,改善极耳直接与电路板连接时可能出现的因电流过大而造成的安全性问题,从而提升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能。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沿第一方向观察,台阶面、第二部和封印部所组成的轮廓呈L形。在第二方向上,电路板的投影与第二部的投影和封印部的投影分别存在重合的部分。
将台阶面、第二部和封印部设置为L形,将电路板设于呈L形的空间内,并被包裹其中,提升了电化学装置整体的空间利用率,减小了电化学装置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