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径可调肛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5673.2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1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元春;邓小炼;赵松;刘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顾晓玲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径 可调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孔径可调肛管装置,包括管体,管体由若干弧形管壁围成,相邻弧形管壁间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空腔,空腔自开口处向内扩张,相邻弧形管壁间设有气囊,气囊两端分别伸入弧形管壁的空腔内,气囊处于膨胀状态,气囊与空腔的内壁贴合,管体的外壁上镶嵌有送药管,送药管的出药口位于管体的端部或管身,送药管的出药口处设有密封活塞,送药管内壁上设有环槽,密封活塞的顶部边缘的二分之一向外侧延伸而与环槽滑动连接,环槽内设有挡块,密封活塞的底部设为斜面,密封活塞的斜面可朝向出药口。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气囊和弧形管壁的结构,实现管体尺寸的调整,同时通过送药管和密封活塞的开合完成及时送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孔径可调肛管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中因病情的需要,或病人在做直肠手术或因其他原因直肠内受到创伤时,常行肛管留置术,用以解除病人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肠胀气、大便失禁,或者通过肛管向人体内输入药物用于治疗,同时避免病人排便时直肠内壁的伤口受感染。
肛管留置术是指使用护理常规操作,置入一次性硅胶肛管,临床上一般将肛管直接用胶布固定于患者臀部,或者将肛管用针缝在病人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固定,胶带固定时若病人腹压增大很容易使管道脱出,而针缝的固定方法一方面给受伤的病人又增加了痛苦,缝在皮肤上的针眼还容易发炎感染。
且现有的肛管的外径尺寸固定设置,无法适用于各类病人的肛门,若肛管外径较小则易导致肛管脱落,若肛管外径较大则在肛管插入肛门时增加患者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径可调肛管装置,实现对肛管外径尺寸的调整,同时优化肛管的定位方式,完成肛管的排泄及送药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孔径可调肛管装置,包括管体,管体由若干弧形管壁围成,相邻弧形管壁间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空腔,空腔自开口处向内扩张,相邻弧形管壁间设有气囊,气囊两端分别伸入弧形管壁的空腔内,气囊处于膨胀状态,气囊外壁与空腔的内壁贴合;
管体的外壁上镶嵌有送药管,送药管的出药口位于管体的端部或管身上,送药管的出药口处设有密封活塞,送药管内壁上设有环槽,密封活塞的顶部边缘的二分之一向外侧延伸而与环槽滑动连接,环槽内设有挡块,密封活塞与挡块相抵时,密封活塞的斜面所在侧与出药口正对,密封活塞的底部设为斜面,密封活塞的斜面可朝向出药口。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管体由弧形管壁围成,这样当弧形管壁间的相对距离改变时,实现对管体直径的扩张或缩小。加之弧形管壁间设置气囊,初始状态,相邻弧形管壁的侧壁彼此贴合,气囊回缩在弧形管壁的空腔内。当弧形管壁向外侧移动时,相邻弧形管壁间形成间隙,气囊中间部分暴露处于间隙中,将相邻弧形管壁间的间隙填补,保证管体周向的密封性,避免管体漏液等情况发生。同时改变肛管尺寸,使肛管与人体直肠内壁贴合,且保持一定的相互作用的压力,保证肛管与人体连接的稳定性。
同时空腔结构为类似喇叭形设置,气囊可与空腔的内壁贴合,则气囊自中部划分的两部分与空腔外形体积相同,气囊中部向空腔外侧伸出,气囊端部向空腔开口所在侧移动,气囊端部的体积大于中部的体积,气囊端部移动受到空腔内壁的挤压,使气囊端部的部分气体向气囊中部移动,使气囊中部膨胀程度增加,保证气囊与人体直肠贴合,使管体与人体连接更紧密,避免人体排泄时物质泄漏在管体外。
设置送药管用于独立送药,避免肛管与送药管彼此污染,送药管的出药口处设有密封活塞,且密封活塞的底部设为斜面,则密封活塞的斜面朝向出药口时,出药口处于开启状态,密封活塞转动而使密封活塞的斜面背对出药口时,出药口被密封活塞所遮挡,实现出药口的开闭控制,避免送药管的管口长期暴露在人体内而受到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