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发酵床垫料监测系统和数据融合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5401.2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8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柏宗春;刘建龙;沈建洲;何绍平;霍连飞;李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84/18;H04W40/02;H04W24/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柏梦婷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传感 网络 发酵 床垫 监测 系统 数据 融合 算法 | ||
1.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发酵床垫料监测系统进行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发酵床垫料监测系统包括基站节点、簇首和若干个普通节点,各普通节点采集发酵床环境的各项参数、并将参数传输至簇首,簇首汇聚和融合各参数数据、并将其传输至基站节点,基站节点通过传输协议与PLC进行通讯;
其中,普通节点与簇首的通信过程如下:
(1)将协调节点放置在发酵床的翻耙机上,且协调节点随翻耙机运动轨迹进行运动,各普通节点采集发酵床环境的参数数据,同时设定临界流量E2和临界距离d0;
(2)判断普通节点的数据传输流量E1是否满足E1E2;若是,则普通节点选择单跳路由方式传输数据至簇首,进而判断簇首与协调节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临界距离d0;若是,则簇首直接与协调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否则,簇首暂存数据,等待协调节点的到来,直至簇首与协调节点之间的距离小于临界距离d0时,簇首与协调节点进行数据传输;
若普通节点的数据传输流量E1不满足E1E2,则普通节点选择多跳路由方式传输数据至簇首,进而判断簇首与协调节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临界距离d0;若是,则簇首直接与协调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否则,簇首暂存数据,等待协调节点的到来,直至簇首与协调节点之间的距离小于临界距离d0时,簇首与协调节点进行数据传输;
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数据一致性检测;取出现异常数据的普通节点每T秒采集的Z个数据Xn1,Xn2,Xn3,Xn4,……,XnZ为样本数据;
设函数y=f(t);在两点t0,t1上的值分别为y0,y1,当Xni为异常数据,求多项式:
y=ψ1(t)=a0+a1t满足ψ1(t0)=y0,ψ1(t1)=y1,则由解析几何可知:
称为f(t)在xi,xj处的一阶均差,记以f(ti,tj);
得到ψ1(t)=f(t0)+f(t0,t1)(t-t0),整理推导出通式,则
第二步,计算平均值;取发酵床环境中n个普通节点在每M个扫描周期测量的参数平均值,作为1个测量周期内的历史数据,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第三步,计算方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ni为第i个传感器在t时刻的噪声,其方差Xi(m)是第i个传感器的第m个测量数据;k为每个槽位内同类传感器的个数;
第四步,计算最优加权因子;对各Wi求偏微分,可得到最优加权因子;
第五步,计算监测参数的估计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节点根据各普通节点剩余能量的估算值选定簇首,且当普通节点采集的参数数据在预定范围内变动时,普通节点不向簇首发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4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