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5088.2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崔维涛;王坤;陆伟东;闫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斯水灵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彭一波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计量单元和水质监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粗格栅、污水提升泵、细格栅和沉砂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包括配水井和垂直流迷宫组合池;所述配水井通过配水,实现垂直流迷宫组合池的双道或多道均匀进水,使配水井出水自流进入到垂直流迷宫组合池;
所述垂直流迷宫组合池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清水区和污泥区;污泥区与好氧区共壁,好氧区排泥至污泥区,污泥区溢流至好氧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具有垂直流迷宫格结构;更优选地,厌氧区和缺氧区内置竖向导流板,将厌氧区和缺氧区隔成若干个竖向串联的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是相对独立的上下流式污泥床系统;
优选地,所述好氧区设置有膜式曝气器;
优选地,所述沉淀区设置有沉淀区分隔板,分隔板底部设置有过水孔洞,好氧区出水通过所述过水孔洞进入沉淀区;
优选地,所述沉淀区设置有沉淀区泥斗,沉淀区泥斗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经沉淀区沉淀下来的污泥,通过所述污泥回流管输送至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中的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沉淀区的横截面积由底部至顶部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水流由底部流至顶部时,水流流速逐渐降低,污泥沉降下来,水穿过下沉的污泥层向上,形成上清液;
优选地,所述沉淀区顶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收集上清液后,将其排放至深度处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处理单元包括转鼓过滤器和消毒杀菌设备;所述转鼓过滤器用于进一步去除所述沉淀区出水中的悬浮物;所述消毒杀菌设备用于对所述转鼓过滤器出水进行消毒杀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计量单元和水质监测单元;优选地,所述计量单元包括巴氏计量槽或者电磁流量计;所述水质监测单元包括水质监测间和监测设备。
7.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污水首先进入预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2)经预处理的污水进入配水井,通过配水,实现垂直流迷宫组合池的双道或多道均匀进水,使配水井出水自流进入到垂直流迷宫组合池,进行生化处理;
(3)垂直流迷宫组合池沉淀区集水槽出水自流进入到转鼓过滤器中,进一步去除悬浮物,污泥区的污泥通过污泥泵进入污泥脱水系统进行脱泥处理;
(4)对转鼓过滤器出水进行消毒杀菌;
(5)进行监测和计量;
(6)达标排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包括:
(1-1)污水经过管网汇集,通过粗格栅截留大体积污染物;
(1-2)粗格栅出水流入污水提升泵井,通过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细格栅,细格栅拦截水中杂质及中小体积污染物;
(1-3)细格栅出水流入沉砂池,沉淀出砂子和重介质污染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垂直流迷宫组合池的进水方式为脉冲式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斯水灵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斯水灵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0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