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装设计手工针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3550.5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向亚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D04B3/00 | 分类号: | D04B3/00;D04B3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菲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4 | 代理人: | 程玉红 |
地址: | 404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设计 手工 针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装设计手工针织方法,包括起底编织基础单元,起底针分配到3根棒针上来编织,完成了基础底面的编织,形成线环,针织服装的躯干部分,完成领子的编织,完成袖子部分挑起来,将躯干部分和袖子通过钩编的方式连接成服装。本发明颠覆了传统以点成面的在经线上栽绒的手工编织方法,以针织的方法完成手工服装编织,并配以颜色的变换使得整个服装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丰富纺织行业内的服装基本结构品种库,打破了行业内针织物结样式品种少、样式单一的情况,给用户以全新的体验,且针织方法简单,在基础的上下针的方法上进行改进,使得服装设计的手工针织方法能够更好的适应消费者对外观的设计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服装设计手工针织方法。
背景技术
手工服装是指用织针将纱线构成线圈,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分为纬编和经编两大类,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手工服装在针织机上的纺织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给纱、成圈、卷取。目前,纺织行业关于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及其样式较为单一,整齐划一和样式单调的基本结构容易给消费者以视觉疲劳,缺乏新意。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服装设计手工针织方法,丰富纺织行业内的手工服装基本结构品种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服装设计手工针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服装设计手工针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起底编织基础单元,按照普通编织平针组织的方法起底编织偶或奇数针,按照设计的长度编织若干针后,开始环形编织;
b.将步骤a中起底针分配到3根棒针上来编织一针下针,一针上针,第二行织一针,同时不要让原来的环从左针上掉下来,将线带到织物的前面两针之间,继续编织第二行;
c.将线绕左手拇指尖顺时针方向送线,织一个环,再把线拿到两针之间,且在织物的背面,此时,纱线仍然绕在拇指上,将右针插入留在左针上的环里,继续循环之前的步骤,
d.完成第二行编织时既完成了基础底面的编织,同时形成了若干个线环,继续循环上述步骤,最终完成若干行编织,形成依照设计尺寸的上表面带有若干线环的基础单元;
e.基础单元织好后,开始编织下针,来织服装的躯干部分,一直织到腋下位置;
f.开始分前片和后片,把腋下各留2针,用别针穿起备用,把后片织到后领处,织前片部分,向上继续织到领口处,领口留下5-8针收针,然后加一团线,两个肩部同时向上编织,同时在领口处两侧个收一针,织一排后再个收针一次,然后继续向上编织到与后片相同高度后收针,翻过面,在肩部把前后片缝合,得到完整的躯干部分;
g.领子部分挑起来织上下针,织到需要的高度收针,完成领子的编织;
h.把袖子部分挑起来,包括腋下留下的左右各两针,挑起来后开始编织下针,在腋下的延长线上根据袖子的需要的大小来收针,袖子织到需要的长度后改上下躯干部分的边缘部分,然后收针藏好线头即可;
i.将若干颜色相同或颜色不同的躯干部分和袖子通过钩编的方式连接成服装,然后将服装表面的线环剪短形成绒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础单元和袖子均为100-360t的纯棉或羊毛线或混纺纱线,所述服装设计手工针织的编织工具为与纱线或毛线相适应的棒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b、e、f和g中提到上下针具体为第一针挑下不打,将线走下面绕上来,用右针向左针上的第一针向上穿入,将线往左针上绕一下,右手拉住毛线,将右针上的毛线带出,此为上针;将毛线绕到下边,将右针向左针的下面穿入,将线绕过去,右手拉住毛线,将右针上的毛线带出,此为下针;重复上述动作,一针上针,一针下针,则为上下针织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5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吲哚苷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生物酶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