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BIM运维平台消防误报警的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2927.5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亮;邹荣伟;邢建春;王平;贾海宁;陈文杰;孔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6F30/20;G06N3/04;G06N3/08;G06Q10/06;G06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毛雨田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bim 平台 消防 报警 判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BIM运维平台消防误报警的判定方法,旨在帮助建筑运维人员能够有效判定消防报警消息的真假置信度从而采取合理决策,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建筑BIM消防运维。使用动态数据分析与静态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建筑动态数据、静态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报警点所属空间的火灾(明火)概率,建筑火灾风险概率,然后将两者进行加权融合,获得建筑空间的火灾概率,从而判定消防报警消息的误报概率。所述方法的动态数据是从建筑物联网中获取的建筑空间温度、烟雾浓度、CO浓度三个环境参量,静态数据是从BIM中获取的建筑空间位置、材料种类。本发明提供一个合理且有效的实现途径,能够大幅降低建筑BIM的消防运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公共建筑BIM运维平台消防误报警的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BIM运维平台是以BIM模型为主体,以各业态工程数据为核心,通过BIM技术、IoT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应用,将数据信息与服务资源进行综合的集成。基于BIM的运维管理平台利用BIM模型优越的三维可视化空间展现能力,以BIM模型为载体,将各种零碎的信息数据进一步引入到运维管理功能中。同时,将设施设备管理、空间管理、能耗管理、安防管理、物业管理、综合管理等各个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管理人员提高管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BIM运维平台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建筑物联网系统,二是应用管理系统,三是BIM运维管理平台。其中应用管理系统是建筑运维的各个子系统,与BIM运维管理平台集成交互实现各种建筑运维控制管理。建筑物联网系统可对建筑中的设备状态、环境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获得大量数据,如安防消防数据、能耗计量数据、设备运维数据等等。这些数据一方面会以各种报表的形式存储在BIM运维管理平台的数据中心,例如统计今日一天中产生的工单数量、类别及已处理的数量,另一方面会实时地展现在消息中心,例如建筑物联网系统监控建筑空间中的环境参数及消防设备运行状态,获得消防报警信息并实时传递到BIM运维管理平台的消息中心,如“A座一楼三口有火情”这样显示。
现代大型公共建筑由于具有运维的复杂性和高成本性,越来越多的采用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立建筑BIM运维平台以实现建筑智能化运维。其中智能化消防报警系统也是建筑BIM运维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人为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大型公共建筑的BIM运维平台消防报警系统常常出现大量误报警的情况。误报警不仅给消防部门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且在精神方面给值班人员带来了巨大困扰,值班人员在收到建筑内部消防报警消息时,无法判断其真实可靠性,往往都需要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排查确认,这样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浪费。
相关学者在降低火灾误报警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来说,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对面向建筑BIM运维平台消防误报警的判定方面还缺乏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型公共建筑BIM运维平台消防误报警的判定方法。保证了在消防误报警判定上的有效性,提高了建筑BIM运维的效率,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使用该判定方法的建筑BIM运维平台,能够使得运维人员无需到达现场,就能自动排除大部分的消防误报警并采取适当的决策应对报警消息。
本发明提出的BIM运维平台消防误报警判定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动态数据分析模块,静态数据分析模块以及融合概率输出模块。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从建筑BIM运维平台获取数据。通过建筑物联网系统获得报警点所属空间的温度、烟雾浓度、CO浓度三个环境参量数据,然后结合BIM获得报警点所属空间位置ID号,由空间位置ID号可获得报警点所属空间使用的建筑材料种类。
步骤2:数据的预处理。将由不同量纲的温度、烟雾浓度、CO浓度构成的动态数据集进行归一化,获得0-1之间的动态数据值。空间位置与建筑材料构成静态数据集,根据功能效用,将空间位置归类成不同功能场所,通过采用折合成标准木材的方法计算不同种类建筑材料的含量占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桨打磨生产工艺及其打磨测量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