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og4j的微服务架构的日志链路追踪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2820.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2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喆;高传集;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孙晶伟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og4j 微服 架构 日志 追踪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基于log4j的微服务架构的日志链路追踪方法和系统,涉及系统开发技术领域;拦截业务请求,在业务请求内添加唯一标识,并将唯一标识添加到MDC中,拦截队列消息,解析队列消息获取唯一标识,并将唯一标识添加到MDC中,使用多线程处理业务请求或消息队列流程,根据不同的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多线程包装类,在子线程创建时继承父线程的MDC,并在线程调用外部接口时为每次请求获取MDC内的唯一标识,通过log4j的日志配置文件配置唯一标识,输出日志同时输出相应唯一标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方法和系统,涉及系统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基于log4j的微服务架构的日志链路追踪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容器技术的日渐成熟,微服务架构随时而生,微服务架构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相互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其独立的进程中,服务和服务之间采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相互沟通(通常是基于HTTP的Restful API),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的业务进行构建,并且能够被独立的部署到生产环境、类生产环境等。
大型业务平台集成于微服务架构,大量的业务基于不同产品或者服务的微服务建设,庞大的业务存在互相调用的情景,业务场景复杂,业务频繁互相调用对开发人员来说进行问题定位非常困难。并且针对微服务系统内的用户请求或者消息队列内的消息处理,存在跨服务、服务相互依赖调用等情况,情景也十分复杂,导致日志串联追踪十分困难,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基于log4j的微服务架构的日志链路追踪方法和系统,解决在微服务系统架构内,服务调用及消息队列消息处理的日志串联追踪、问题定位混乱等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方案是:
基于log4j的微服务架构的日志链路追踪方法:拦截业务请求,在业务请求内添加唯一标识,并将唯一标识添加到MDC中,
拦截队列消息,解析队列消息获取唯一标识,并将唯一标识添加到MDC中,
使用多线程处理业务请求或消息队列流程,根据不同的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多线程包装类,在子线程创建时继承父线程的MDC,并在线程调用外部接口时为每次请求获取MDC内的唯一标识,通过log4j的日志配置文件配置唯一标识,输出日志同时输出相应唯一标识。
优选地,所述的基于log4j的微服务架构的日志链路追踪方法中在业务请求内添加唯一标识之前,判断业务请求内是否存在唯一标识,存在则直接添加唯一标识到MDC,否则自定义唯一标识。
优选地,所述的基于log4j的微服务架构的日志链路追踪方法中解析队列消息,判断队列消息是否存在唯一标识,存在则直接将唯一标识添加到MDC中,否则自定义消息的唯一标识。
优选地,所述的基于log4j的微服务架构的日志链路追踪方法中实现多线程处理业务请求或消息队列流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Thread,Runnable,Callable、线程池及线程池复用。
优选地,所述的基于log4j的微服务架构的日志链路追踪方法中选择Thread实现的多线程处理业务请求或消息队列流程:新建Thread包装类,Thread包装类继承Thread,定义静态Thread类变量thread和存储MDC的内容的map;
构造函数以Thread类为参数,把参数赋值thread;覆写run方法,重新获取MDC内容并赋值。
优选地,所述的基于log4j的微服务架构的日志链路追踪方法中选择Runnable实现的多线程处理业务请求或消息队列流程:新建Runnable包装类,Runnable包装类实现Runnable接口,定义静态Runnable类变量runnable和存储MDC的内容的map;构造函数以Runnable类为参数,把参数赋值runnable;覆写run方法,重新获取MDC内容并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未经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