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密度开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2190.7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潘梁;阮见;瞿书涯;胡方田;徐钦冉;梁素兰;姬灵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3/00 | 分类号: | D03C3/00;D03C3/24;D03C3/38;D03C9/02;D03C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安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密度 开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密度开口装置,包括提花机、海底板、单眼综丝、回综弹簧、回综固定支架、机架、目板、通丝和张力传感器;提花机内选针器与通丝的一端固连,通丝的另一端通过海底板上的海底板孔进行导向,随后通过目板上设置的目板孔后与单眼综丝的一端相连接,目板上的目板孔采用梅花状错位排布,增加了综丝排布密度;单眼综丝的另一端与回综弹簧的一端连接,单眼综丝上的综丝眼沿纱线经向呈不等高排布,回综弹簧的另一端与张力传感器连接后与回综固定支架相连;本发明可实现超高密度多层经纱均匀排布并可形成清晰的开口,织造大厚度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出三维机织物的多层织机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以及优异的热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船舶、交通等领域。其中,三维机织物是一种由连续纤维在三维空间内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而形成的整体纤维增强骨架,主要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主要包括2.5D结构和三向正交结构。相较于传统的铺层、缠绕等复合材料,采用三维机织物作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在X、Y、Z三个方向内均有连续纤维分布,这就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层间连接性能,具有优良的抗分层、抗疲劳、耐冲击、高强高模性能而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众多领域。
三维机织物的主要采用机织工艺成型,即通过送经、开口、引纬、打纬及成型牵引五大运动来实现,其中开口运动主要实现经纱交织规律,并形成经纱层间开口以便于纬纱引入。相较传统纺织生产,三维机织物的纤维层数多,经纱排布密度高,导致开口模糊,无法为后续引纬运动提供清晰通道,影响织造的连续性。
开口运动主要通过开口装置实现。现有提花机开口装置相关技术主要集中在对开口装置驱动机构的改进优化。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提花机开口装置”公开号:CN209584468 U,介绍一种新型提花开口装置,其结构包括凸轮机构,摆臂机构,提升机构,升降机构,箱体机构,提供了一种稳定姓高、消耗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新型提花机开口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公开号:CN207031648 U,介绍一种开口装置组件,包括摆钩,通过枢轴可转动设置,提供一种节能开口装置。这类提花机开口装置主要用在低厚度织物的普通织机上,但大厚度复合材料立体织物对经纱层数有一定要求,该数量可达到几十层甚至上百层,这要求提花机开口装置能够实现对高密度多层经纱形成清晰的开口,需要对提花机开口装置进行设计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超高密度立体织物编织过程中,纱线数量过多、开口高度小、开口不清晰、提针故障位置难以定位及其开口过程中纱线过多导致的回综弹簧缠绕,并可对故障提针位置进行监测定位。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超高密度开口装置,可实现对大容量纱线产生清晰开口并避免回综弹簧缠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密度开口装置,包括提花机、海底板、单眼综丝、回综弹簧、回综固定支架、机架、目板、通丝;
所述机架固定在地面上,机架上设置提花机和目板,所述提花机的下方设置海底板,目板设置在海底板下方;
提花机内选针器与通丝的一端固连,通丝的另一端通过海底板上的海底板孔进行导向,随后通过目板上设置的目板孔后与单眼综丝的一端相连接,单眼综丝的另一端与回综弹簧的一端连接,回综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回综固定支架上,回综固定支架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海底板上的海底板孔与每根通丝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目板设置在海底板的下方,目板上目板孔与每根通丝一一对应,目板上的每排目板孔呈梅花状错位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单眼综丝上的综丝眼在沿纱线经向呈不等高排布,即在垂直方向上具有高度差。
进一步的,所述回综固定支架与回综弹簧之间两个沿纱线经向方向相邻的连接点有高度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料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海上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