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组件、永磁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2147.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0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龙;毛临书;邱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尚志峰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组件 永磁 电机 压缩机 制冷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永磁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其中,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设有中心轴孔,且绕中心轴孔设有多组磁体插孔,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平面上,每组磁体插孔的中部向靠近中心轴孔的方向延伸,两端向远离中心轴孔的方向延伸;每组磁体插孔远离中心轴孔的一侧对称设有至少两组狭缝,每组狭缝包括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均朝向磁体插孔延伸,且第二狭缝位于第一狭缝远离另一组狭缝的一侧;多组永磁体,分别设于每组磁体插孔中;其中,第一狭缝与磁体插孔的距离小于第二狭缝与磁体插孔的距离。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可有效减少狭缝所产生的磁阻,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永磁电机的运行效率和性价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子组件、一种永磁电机、一种压缩机和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通过定子产生的电枢磁场与转子产生的励磁磁场相互作用,驱动转子旋转,以输出动力。在转子旋转过程中,磁场的畸变会导致空间气隙磁场多次谐波增加,电机负载下的谐波含量较大,容易造成较大的噪声,同时导致电机铁损增加、效率下降。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转子铁芯上设置狭缝来改善磁场走向,以降低谐波含量,并降低振动噪声。但该方案中的狭缝容易导致永磁体磁路的磁阻增大,使得永磁体的利用率下降,导致永磁电机的性价比下降。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电机。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设有中心轴孔,且绕中心轴孔设有多组磁体插孔,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平面上,每组磁体插孔的中部向靠近中心轴孔的方向延伸,两端向远离中心轴孔的方向延伸;每组磁体插孔远离中心轴孔的一侧对称设有至少两组狭缝,每组狭缝包括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均朝向磁体插孔延伸,且第二狭缝位于第一狭缝远离另一组狭缝的一侧;多组永磁体,分别设于每组磁体插孔中;其中,第一狭缝与磁体插孔的距离小于第二狭缝与磁体插孔的距离。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转子铁芯为具有中心轴孔的旋转体,以通过中心轴孔装配转动轴。通过在转子铁芯上设置多组磁体插孔,以便于设置永磁体。多组磁体插孔沿圆周方向设置,并形成围绕中心轴孔的均匀排布形式;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平面上,通过设置每组磁体插孔的两端向远离中心轴孔的方向延伸,即磁体插孔的两端靠近转子铁芯的外周侧边缘,而每组磁体插孔的中部向靠近中心轴孔的方向延伸,使得磁体插孔形成类似V形的结构;每组磁体插孔内设置有永磁体,以实现永磁体的装配,使永磁体能够随转子铁芯一同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励磁磁场。
在每组磁体插孔远离中心轴孔的一侧,通过对应设置至少两组狭缝,以在转子组件装配于永磁电机中时,改善磁场走向。其中,至少两组狭缝沿圆周方向对称设置,每组狭缝包括朝向磁体插孔延伸的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且第二狭缝位于第一狭缝远离另一组狭缝的一侧,使得第一狭缝与磁体插孔的中部相对应,第二狭缝与磁体插孔的两端相对应,以在转子组件转动时,通过狭缝所产生的气隙改善磁场走向,减少谐波含量,进而降低振动噪声和铁损。通过设置每组狭缝中的第一狭缝与磁体插孔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狭缝与该磁体插孔之间的距离,即第一狭缝更靠近磁体插孔,以与磁体插孔的延伸方向相适配,可减少狭缝所产生的磁阻,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装配该转子组件的永磁电机的性价比。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绕中心轴孔设置四组、六组或八组磁体插孔,当然,还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磁体插孔,具体可以根据转子铁芯的实际尺寸而定。其中,每组磁体插孔可以是一个贯通的整体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子插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