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翼形冷挤自润滑轴承的高承载万向节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1828.5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强;李金夫;高天安;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钱富万向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6 | 分类号: | F16D3/26;F16C35/02;F16C33/04;F16C37/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金磊 |
地址: | 31124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翼形 润滑 轴承 承载 万向节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翼形冷挤自润滑轴承的高承载万向节及其加工方法,所属万向节技术领域,包括十字轴,所述的十字轴上设有四个与十字轴相嵌套连接的翼形轴承座,所述的十字轴前端与翼形轴承座底部间均设有散热垫片,所述的翼形轴承座与十字轴间设有与十字轴相套接的润滑轴套,所述的十字轴上设有油嘴,所述的十字轴内设有与油嘴、润滑轴套相连通的油道。所述的润滑轴套包括轴套本体,所述的轴套本体上设有若干呈等间距环形分布的轴套散热过油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性好、承载强度高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解决了轴承运行过程中滚针倾斜导致的断裂和散热效果差的问题。防止由于润滑剂的消耗、老化而导致万向节的提前失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万向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翼形冷挤自润滑轴承的高承载万向节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万向节在传动轴上运转时,尤其是翼形万向节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的重载工况下。目前世界各地的结构设计均采用滚针轴承的结构形式,在使用过程中滚针与十字轴、轴承的内复圆接触来回滚动,但不会与轴颈产生公转。由于滚针沿轴套内复圆排列,所以在设计时会产生间隙,使滚针在高负荷摆动时产生倾斜造成十字轴轴颈与轴套滚道上的斜压痕,当压痕增大时会造成滚针由于受力不均而断裂,继而使万向节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运行稳定性差和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翼形冷挤自润滑轴承的高承载万向节及其加工方法,其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性好、承载强度高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解决了轴承运行过程中滚针倾斜导致的断裂和散热效果差的问题。防止由于润滑剂的消耗、老化而导致万向节的提前失效。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翼形冷挤自润滑轴承的高承载万向节,包括十字轴,所述的十字轴上设有四个与十字轴相嵌套连接的翼形轴承座,所述的十字轴前端与翼形轴承座底部间均设有散热垫片,所述的翼形轴承座与十字轴间设有与十字轴相套接的润滑轴套,所述的十字轴上设有油嘴,所述的十字轴内设有与油嘴、润滑轴套相连通的油道。所述的润滑轴套包括轴套本体,所述的轴套本体上设有若干呈等间距环形分布的轴套散热过油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轴套本体内外壁上均设有若干呈等间距环形分布的轴套竖凹槽,两相邻的轴套竖凹槽间均设有与轴套竖凹槽相连通的轴套圆弧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垫片包括垫圈,所述的垫圈内设有与垫圈呈一体化的垫圈中心通孔,所述的垫圈端面上设有若干呈等间距环形分布且与垫圈中心通孔相连通的垫圈导油槽,两相邻的垫圈导油槽间均设有若干垫圈散热过油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润滑轴套前端与十字轴间设有与翼形轴承座相嵌套的油封,所述的油封前端与十字轴间设有与十字轴相卡嵌式套接的防尘圈。
作为优选,翼形冷挤自润滑轴承的高承载万向节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将十字轴、翼形轴承座的坯料下好后作退火处理然后进行冷挤压前的润滑涂敷加工。
第二步:将十字轴、翼形轴承座、润滑轴套、散热垫片通过压机一次成型,润滑轴套上的轴套竖凹槽与散热垫片上的凹槽均是通过挤压一次成型。
第三步:冷挤的润滑轴套在车床上加工出轴套圆弧凹槽。
第四步:对十字轴与翼形轴承座通过车加工达到要求尺寸,在钻孔专机上完成对十字轴的油道与螺纹孔的加工;
第五步:将十字轴进行渗碳淬回火处理,翼形轴承座进行碳氮共渗的热处理工艺来提高产品的耐磨性与强度。
第六步:对热处理后的十字轴进行磨加工来保证产品的精度。
第七步:将十字轴与翼形轴承座、油嘴安装好后组成翼形冷挤自润滑轴承的高承载万向节。
作为优选,所述的润滑涂敷加工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钱富万向节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钱富万向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8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