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粘超强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9892.X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亮;席红光;陈兆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伦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03 | 分类号: | C08J3/03;C08L95/00;C08L63/00;C08L57/02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国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8 | 代理人: | 湛海耀 |
地址: | 0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强 改性 乳化 沥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道路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粘超强改性乳化沥青: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基质沥青100份、硬质沥青30~40、环氧树脂3‑10份、增粘树脂3~5份、温拌剂0.3~0.5份、抗氧剂0.2‑0.3份、水100份、乳化剂0.4~1.2份、增稠剂0.2~0.4份、助剂0.2‑0.4份、盐酸0.1~0.6份;显著提高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PG等级和60℃的粘结力,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超粘改性沥青制备;S2、皂液制备;S3、把S2中制备的皂液和S1中制备的超粘改性沥青按照质量比45:55进行乳化,制备出超粘改性乳化沥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粘超强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层,在分层摊铺碾压后,结构层表面基本达到一个相对平整的状态,因此层间的摩阻力显著降低,如果层间不作粘结处理,就很容易成为路面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高温、重载等不利的条件下易于发生层间滑移破坏,尤其是在陡坡、弯道等特殊路段。对于隧道复合式路面和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而言,由于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之间的弹性模量相差悬殊,变形协调性不好,如果层间不进行粘结处理或粘结处理不得当,就会因无法承受水平方向强大的剪应力导致层间脱离,进而造成滑移、推挤和拥包等病害。在实际道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在进行从下至上每层的铺筑时,沥青路面层间粘结强度主要靠洒布的粘层油的粘结力提供,如果粘层材料的性能不够优越,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层间粘结强度,沥青路面层间会因此而无法抵御外界作用与层间的剪切力而产生层间病害。
目前,国内路面工程施工中,导致层间粘结不足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施工单位忽略层间粘结的重要作用,对粘层材料的选用、粘层材料的施工疏于管理和重视;另一方面,现有的粘层乳化沥青在撒布后,即使已经完全破乳成膜,依然常常被进场摊铺混合料的施工车辆的车轮碾压后带走,造成粘结材料的损失,降低粘结效果。同时,现有的粘层乳化沥青破乳时间长,在撒布后,施工单位通常会等待数小时,才能允许摊铺车辆才能进场进行混合料的摊铺,导致施工效率降低。
我国沥青路面相关规范在路面层间处治方面还很薄弱,仅在沥青路面施工规范中,对粘层、透层以及下封层的施工做了一般性描述,缺少有效的质量控制指标标准及检测方法。对于层间处治乳化沥青的选择、最佳材料用量的选用等方面并未作出规定,施工时只能凭经验确定,且由于传统粘层乳化沥青质量较差,在施工过程中易受到施工车辆碾压而造成损伤。大量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层间粘结状态不良会严重影响各种铺装结构的使用性能,施工时导致层间处治效果不佳,不能提供足够的抗剪强度及粘结强度,进而沥青路面后期出现各种病害。因此层间剪切破坏问题应当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加强粘结层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超粘乳化沥青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产品,我国还处于初步研究与应用阶段。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超粘乳化沥青制备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开发一种超粘超强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粘超强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显著提高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PG等级和60℃的粘结力,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粘超强改性乳化沥青,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基质沥青100份、硬质沥青30~40、环氧树脂3-10份、增粘树脂3~5份、温拌剂0.3~0.5份、抗氧剂0.2-0.3份、水100份、乳化剂0.4~1.2份、增稠剂0.2~0.4份、助剂0.2-0.4份、盐酸0.1~0.6份。
优选的,所述基质沥青为70#或90#基质沥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伦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伦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9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雕机的智能自动线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的嵌入式微型大米色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