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熄焦焦罐布置试样装置及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9491.4 | 申请日: | 202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1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泉;岳鑫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焦罐 布置 试样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熄焦焦罐布置试样装置,所述试样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信号接收器、焦罐状态发送器、推焦杆行程发送器、油缸位置传感器线、油缸控制线、液压阀、油缸、推杆、试样罐、试样以及导套,其中控制系统安装在导焦车上,用于实现对试样的自动投放控制,油缸位置传感器线用于油缸传递位移信号给控制系统;油缸控制线用于传递控制系统对液压阀的控制信号;液压阀实现油缸的前进和复位;油缸安装在拦焦车试样投放处,带有推杆,用于将试样推出试样罐。该技术方案解决了人工通过干熄焦预存室入口投放试样产生的多种问题,实现在出焦过程中自动向焦罐中较为均匀的布置测试试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干熄焦焦罐布置试样装置及布置方法,属于电气设备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焦炉四大车系统通过推焦车和导焦车将焦炉碳化室中的炽热焦炭导入到干熄焦焦罐中,再通过提升装置将焦罐提入到干熄焦顶部入口处,并将红焦从焦罐底部排入到干熄焦预存室中,干熄焦内的气体和高温焦炭进行换热和发电。由于干熄焦炉内的高温密封环境不适于安装料流监控装置,因此无法判断每炉焦炭在干熄焦炉内的准确流向,导致无法判断出干熄焦炉内的异常状况,不利于对设备的维护。为对干熄焦炉内焦炭的流向进行检测,采用人工在干熄焦炉入口投放试样的方法不但不能模拟焦炭实际的物理特性,而且也不能保证试样分布的均匀性,对后期的结果判断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向干熄焦焦罐均匀布置试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干熄焦焦罐布置试样装置,该技术方案解决上述人工通过干熄焦预存室入口投放试样产生的多种问题,实现在出焦过程中自动向焦罐中较为均匀的布置测试试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熄焦焦罐布置试样装置,所述试样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信号接收器、焦罐状态发送器、推焦杆行程发送器、油缸位置传感器线、油缸控制线、液压阀、油缸、推杆、试样罐、试样以及导套,其中控制系统安装在导焦车上,用于实现对试样的自动投放控制,其采集焦罐车上焦罐状态发送器发送过来的焦罐状态(焦罐旋转)信号、推焦车上推焦杆行程发送器发送过来的推焦杆行程信号和油缸传感器发送的油缸位移信号,根据逻辑条件控制液压阀实现对油缸的驱动;控制系统信号接收器与控制系统进行有线连接,与焦罐状态发送器以及推焦杆行程发送器进行无线连接;焦罐状态发送器用于将焦罐的旋转状态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信号接收器;推焦杆行程发送器用于将推焦车上推焦杆行程数据发送给控制系统信号接收器;油缸位置传感器线用于将油缸传递位移信号给控制系统;油缸控制线用于传递控制系统对液压阀的控制指令;液压阀实现油缸的前进和复位;油缸安装在拦焦车试样投放处,带有推杆,用于将试样推出试样罐;试样按照标签顺序装在试样罐中;导套倾斜安装在导焦车出焦口附近,一端连接试样罐出口,一端作为投放口用于将试样罐放出的试样投放到焦罐中,同时也起到将投放装置隔离高温的作用。
其中试样为一种带编号的球状铸铁,铸铁中混有低密度的混合物使其平均密度和焦炭密度接近、试样的最大直径不超过干熄焦排出装置能排出焦炭的最大直径,每件试样上铸有数字序列,密度和体积与焦炭相近的试样在干熄焦炉内具有和焦炭相似的流动性,可以很好地反映出焦炭在干熄焦炉内的流动性,在从干熄焦排出后可以按照序列推算焦炭在干熄焦炉内的流动趋势。设焦炭密度为ρ1,干熄焦能排出的最大块焦炭长度为D1,铸铁的密度为ρ2,由于ρ1〈ρ2,为实现试样密度ρ=ρ1,则在单个试样制造的过程中,铸铁的体积要小于在铸铁浇筑成球状试样过程中往其内部注入低密度铁粉或矿渣等降低其密度,使试样的混合密度ρ接近于ρ1,模拟出焦炭的物理性能。试样选用球状铸铁的目的在于便于编号、利于投放和便于除铁器识别。即使试样从干熄焦排出未被除铁器检出而流入到高炉工序,球状铸铁材质也会被高炉融化,不会对后继工序设备产生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9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