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城市渗排水排涝工程提高绿色水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8843.4 | 申请日: | 202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6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保忠;郑朝烧;高燕羡;高碧羡;江燕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工建设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E03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漳州招商局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排水 排涝 工程 提高 绿色 水循环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城市渗排水排涝工程提高绿色水循环系统,涉及排涝工程领域。该海绵城市城市渗排水排涝工程提高绿色水循环系统,包括集水模组、过滤模组、储存模组、检测模组、渗透模组、调度模块、控制中心以及用水单位,同时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收集水资源;S2.对水资源进行处理;S3.对水资源进行分配;S4.对水资源的应用。设置有过滤模组,通过其设置的分级过滤,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快速运用,同时加快了对雨水的过滤速度,实现分级运用,减轻了水处理的成本,而且对水资源的利用较为彻底,通过设置有渗透模组,在雨量较大时,可以对不能及时处理的水资源进行分散处理,解决城市内部的涝灾,可以使城市内部的水位进行快速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涝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城市渗排水排涝工程提高绿色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
现有的排涝系统均将内部水量进行外流,浪费较多资源,且未对水资源进行运用,而且在处理水资源,较为细致,浪费较多的资源,不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城市渗排水排涝工程提高绿色水循环系统,解决了现有排涝不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运用且不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运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海绵城市城市渗排水排涝工程提高绿色水循环系统,包括集水模组、过滤模组、储存模组、检测模组、渗透模组、调度模块、控制中心以及用水单位;
集水模组用于收集在雨期进行下落的雨水以及收集城市中的生活用水;
过滤模组用于将集水模组中的收集的水资源进行过滤,对水进行分级,从而应用于不同的场所;
储存模组用于将过滤的固体颗粒以及不同的水资源进行分类进行存储;
检测模组用于检测集水模组的积水量以及储存模组中的余水量以及水质的质量;
渗透模组用于将不能及时处理的水量向地底进行渗漏,减轻城市的负担;
调度模组用于在需求水资源时,对内部的水资源进行调度,保证水资源的合理运用;
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模组的打开与关闭,对系统的启动进行控制;
用水单位用于对水资源的利用。
优选的,所述集水模组包括城市地下排涝管网以及地表径流,所述城市地下排涝管网与地表径流相连通,所述城市地下排涝管网与地表径流均设置有流量表与水位表。
优选的,所述过滤模组包括粗过滤、精过滤以及生活用水处理模块,所述粗过滤分离固体颗粒杂质与水,所述精过滤将水进行处理,按照纯净度进行分类,所述生活用水处理模块对生活用水进行处理、分级。
优选的,所述储存模组分为固体存储箱以及水存储箱,所述水存储箱的位置位于城市地下,且水存储箱的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渗透模组包括深入地下的管道与河流的管道,所述渗透模组主要铺设于干燥地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工建设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未经中工建设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8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