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种子质量保护性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7614.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0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民;刘家丰;宋文坚;关亚静;胡晋;剧佳华;丁焓赟;宋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3/22;A01N59/26;A01N59/00;A01P21/00;A01G22/22;A01G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闲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5 | 代理人: | 万静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 水稻 制种 种子 质量 保护性 脱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种子质量保护性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脱水剂以水为溶剂,含有除草剂500~550mg·L‑1,油菜素内酯0.5~8mg·L‑1,可溶性钾盐2000~3000mg·L‑1,可溶性钠盐500~1500mg·L‑1。本发明提供的杂交水稻制种种子质量保护性脱水剂含有敌草快、磷酸二氢钾、碳酸钠和油菜素内酯,在快速降低杂交水稻种子含水量、便于机械收割和提前收获的同时,可有效避免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下降,保障收获后种子的播种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种子质量保护性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由于品种遗传基础的复杂性和高产制种的目的需求,大多数主要品种在制种过程中种子成熟后期脱水慢,如遇多雨、寡照的天气,子粒很难自然干燥,造成水分含量过高、贪青晚熟,导致机械收获时种子水分偏高、易损伤、难烘干、晚杂制种易受冻害以及早中杂制种收获前易穗上发芽等现象,给储藏、加工带来不便,增加干燥费用,以育种的方法难以两全其美地解决这些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关于脱水剂的研究,孙珂等研究认为采用浓度2250mL·hm-2的立收谷使水稻能够提早收获上市,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孙珂,等.水稻应用立收谷脱水效果试验[J].现代化农业,2003,(6):8-9)。刘京涛等研究发现,立收谷药剂可有效加快籽粒的脱水速度,方便机械收割(刘京涛,等.立收谷水剂催熟对小麦机械收割效果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6,(3):52-53)。陈轶研究发现以20%的敌草快药剂作为水稻成熟时的脱水剂,使籽粒水分下降5%,从而有效降低后期水稻的干燥成本(陈轶,等.催枯剂敌草快在单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J].中国稻米,2011,17(2):45-46)。郝洪波等对立收谷、草甘膦和乙烯利等在谷类作物成熟后期的脱水作用进行研究,发现立收谷脱水效果良好(郝洪波,等.不同化学脱水剂对谷子机械收获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1):6-8)。
公告号为CN10363667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稻种子收获前使用的混合型脱水剂及其应用方法。所述脱水剂的配方为每升水溶液中添加0.2~0.6g的10%S-诱抗素、0.25g乙烯利、0.2~0.6g的KH2PO4和10.5mL左右除草剂草胺膦,混匀。使用方法为:在水稻种子黄熟初期或收获前6~8d,选晴天或非雨天喷施所述混合型脱水剂;喷施前在每升混合型脱水剂中加2~6滴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后摇匀;每亩水稻杂种制种田喷施混合型脱水剂20~30L;将混合型脱水剂均匀地喷施在水稻穗层;于喷施混合型脱水剂后的3~7d收获。
上述脱水剂均可以起到使谷粒快速脱水,降低其含水量的作用,都侧重于粮食生产的脱水效果,但对水稻种子质量的影响尚未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种子质量保护性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脱水剂在快速降低种子水分的同时,可避免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下降,环保且制备方法简单方便。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种子质量保护性脱水剂,以水为溶剂,含有除草剂500~550mg·L-1,油菜素内酯0.5~8mg·L-1,可溶性钾盐2000~3000mg·L-1,可溶性钠盐500~1500mg·L-1。
进一步地,所述除草剂为敌草快。敌草快的化学名称为1,1'-亚乙基-2,2'-联吡啶二溴盐。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钾盐为磷酸二氢钾。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钠盐为碳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7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