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登陆拖拉浮筒的制作工艺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6598.3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魏作水;李建楠;李怀亮;甘惠良;柴昕辰;吴仕鹏;于文太;李斌;贺辰;高庆有;王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2 | 分类号: | F16L1/12;F16L1/20;F16L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海底 管道 登陆 拖拉 浮筒 制作 工艺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登陆拖拉浮筒的制作工艺及安装方法,其中制作工艺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制作模具;放入配件;注入原料;成型及后期处理。安装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制作接头,并固定回收钢缆;使用打包带将海管和浮筒固定;使用栓紧带加固。本发明在绑扎浮筒时,浮筒与海管接触面积较大,避免了因风、浪等环境因素导致浮筒与海底管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登陆拖拉浮筒的制作工艺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长距离、大管径海底管道登陆拖拉,一般采用绑扎浮筒的方式减轻海底管道在水中重量,从而减少海底管道与海床的摩擦力。在登陆拖拉施工阶段,需尽量避免浮筒与海底管道分离致使海管在水中重量增加,继而导致海管与海床摩擦力增加导致登陆拖拉张力加大,最终导致登陆拖拉施工难度加大甚至失败。
现有海底管道登陆拖拉浮筒设计和安装方法一般为:
1、钢制外壳填充泡沫制成圆桶形式浮筒。该种形式的浮筒与海管接触面积小,且造价昂贵,容易损坏;
2、使用尼龙绳将浮筒在海管设计位置上进行绑扎、固定。该方法虽形式简单,但浮筒绑扎效果不好,尼龙绳容易在环境因素(风、浪)及土壤摩擦等综合作用下断裂,导致浮筒脱落,造成拖拉张力增加甚至导致登陆拖拉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登陆拖拉浮筒的制作工艺及安装方法,解决了浮筒与海管接触面积小,且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登陆拖拉浮筒的制作工艺及安装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制作浮筒成型所需的模具;
(2)将模具上部分打开,放入预埋钢缆、铁丝网及预开沟槽模具;
(3)盖上模具上半部分,并通过螺栓固定模具;
(4)通过进料口注入混合好的聚氨酯泡沫原料;
(5)待浮筒成型,打开模具,取出预开沟槽模具;
(6)使用钢缆卡子在预埋钢缆的两端分别弯制琵琶头,即完成浮筒的制作。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在模具下半部分上制作凹槽,以使成型后的浮筒上形成容纳槽。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预埋钢缆的两端分别外露于模具的两端,预开沟槽模具紧贴模具的内壁。
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登陆拖拉浮筒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打包扣将打包带一端折制成接头,套在回收钢缆外围;
S2、回收浮钢缆卡嵌于预制沟槽内,预埋钢缆的两端分别锁接于回收钢缆上;
S3、打包带绕浮筒以及海管一圈,将浮筒和海管固定在一起;
S4、通过气动张紧机收紧打包带,通过锁扣机固定打包扣;
S5、在浮筒两端通过栓紧带再次与海管进行固定、绑扎,即完成浮筒的安装。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1)由聚氨酯泡沫替代传统钢制外壳填充泡沫制作浮筒,聚氨酯泡沫成型后具有抗压、内部无缝隙、耐腐蚀等优点,保证了施工过程中浮筒不会因环境等因素造成机械损坏;(2)浇筑过程中内部加装铁丝网,增加浮筒抗弯矩、抗剪切能力;(3)浮筒成型后,底部具有切合海管的容纳槽,浮筒整体呈马鞍形,以保证与海底管道存在较大接触面积,增加浮筒安装后的稳定性;(4)使用锁扣机、气动拉紧机配合钢制打包带将浮筒在海管设计位置进行安装,两端使用栓紧带进行加固,此方法相比较传统尼龙缆绑扎形式,机械化程度更高,增加了施工效率,同时使浮筒与海底管道连接更加牢固,避免了因风、浪等环境因素导致浮筒与海底管道脱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6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体绝缘变电站的顺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逆变器用阵列电压采样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