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6440.6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5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赵梓杰;邢冲;杜俊龙;陆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机构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折叠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机架;两个导杆,两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机架固连;推动件,包括推块、与推块相连的支撑体及设于支撑体的第一和第二弧形体,推块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导杆;两个摆动臂,在第一机架和推块之间分别可转动连接两个导杆;弹性件,在推块和第二机架之间压缩设置;两个摆动臂处于展平或折叠状态,第一弧形体抵靠第一摆动臂的凹部,第二弧形体抵靠第二摆动臂的凹部,弹性件为第一压缩量;两个摆动臂处于弯折状态,第一弧形体抵靠第一摆动臂的平坦部,第二弧形体抵靠第二摆动臂的平坦部,弹性件为大于第一压缩量的第二压缩量。本申请能够准确可靠地进行限位,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可折叠式电子设备通常表现为折叠与展平两种状态。在折叠状态,设备占用面积较小,方便携带和存放,在展平状态,能够提供较大的屏幕,方便用户观看。因此,可折叠式电子设备兼具便携及显示面积大的优点,已成为当今行业的新兴技术创新点。现有可折叠式电子设备的折叠机构的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或不能准确可靠地进行限位,导致屏幕不能稳定地处于展平状态或折叠状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能够准确可靠地进行限位,保证使用该折叠机构的电子设备能够稳定处于展平状态或折叠状态,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
为此,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机构,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第一导杆的一端与第一机架固定连接,第一导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架固定连接,第二导杆的一端与第一机架固定连接,第二导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架固定连接;推动件,包括推块、与推块相连的支撑体以及设置在支撑体上的第一弧形体和第二弧形体,推块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孔,推块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孔,第一导杆通过第一孔穿设于推块的第一端,第二导杆通过第二孔穿设于推块的第二端;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第一摆动臂在第一机架和推块的第一端之间与第一导杆可转动连接,第二摆动臂在第一机架和推块的第二端之间与第二导杆可转动连接,第一弧形体抵靠第一摆动臂,第二弧形体抵靠第二摆动臂;弹性件,在推块和第二机架之间压缩设置;第一摆动臂上沿第一导杆的周向方向设置有第一凹部和第一平坦部,第一凹部的形状与第一弧形体的一部分的形状匹配,第一平坦部相对第一凹部靠近弹性件;第二摆动臂上沿第二导杆的周向方向设置有第二凹部和第二平坦部,第二凹部的形状与第二弧形体的一部分的形状匹配,第二平坦部相对第二凹部靠近弹性件;当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相对转动时,第一凹部和第一平坦部相对第一弧形体绕第一导杆的周向运动,第二凹部和第二平坦部相对第二弧形体绕第二导杆的周向运动;当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之间处于展平状态或折叠状态时,第一弧形体抵靠第一凹部,第二弧形体抵靠第二凹部,弹性件的压缩量为第一压缩量;当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之间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一弧形体抵靠第一平坦部,第二弧形体抵靠第二平坦部,弹性件的压缩量为第二压缩量,第一压缩量小于第二压缩量,弯折状态为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的状态。
由于推动件的推块与第二机架之间的弹性件压缩设置,这样弹性件可以提供弹力,使推动件朝向第一机架挤压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当有外力作用时,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转动,以便在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满足用户不同状态的使用需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能够在推动件的挤压作用下保持在固定位置。并且,为了可靠限定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的位置,第一摆动臂上设置有第一凹部,第二摆动臂上设置有第二凹部,推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弧形体和第二弧形体,当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之间处于展平状态或处于折叠状态时,弹性件推动的推动件上的第一弧形体抵靠第一凹部且第二弧形体抵靠第二凹部,使得弧形体与凹部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可靠限位。同时,该折叠机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有助于实现小型化和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6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通话方法和通信系统
- 下一篇: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