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蝶阀的开闭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6322.5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白湖阀门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226;F16K1/50;F16K4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开闭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蝶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节能蝶阀的开闭结构,包括阀体和阀板,所述阀体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阀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阀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阀杆,所述阀体顶部的中部设有贯穿孔,所述阀杆的另一端通过贯穿孔延伸至阀体的外侧,所述阀体的内腔和贯穿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与阀板和阀杆均活动连接。该节能蝶阀的开闭结构,通过密封圈的设置,密封圈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该蝶阀内部的流体流出该蝶阀外,提高该蝶阀的密封性,通过锁定装置的设置,可以锁定阀板的位置,防止该蝶阀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液体的冲击力过大而造成阀板的移动,影响液体的输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蝶阀技术领域,具体为节能蝶阀的开闭结构。
背景技术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
但是目前的蝶阀在作业过程中,若液体冲击力过大,会导致筏板翻转,从而导致液体不能正常从出口内流出,这种现象极易出现堵塞、排量过大或者排量过小的情况,有一部分蝶阀具有稳定性高的功能,不会轻易被液体的冲力改变筏板的方向,但是该蝶阀体积较为庞大,且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节能蝶阀的开闭结构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节能蝶阀的开闭结构,具备在不改变自身体积的情况下具备锁定的功能,可以有效防止被液体的冲击力改变筏板的方向等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节能蝶阀的开闭结构,包括阀体和阀板,所述阀体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阀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阀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阀杆,所述阀体顶部的中部设有贯穿孔,所述阀杆的另一端通过贯穿孔延伸至阀体的外侧,所述阀体的内腔和贯穿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与阀板和阀杆均活动连接,所述阀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定杆,所述阀体和阀板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锁定杆与凹槽活动连接,所述锁定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锁定杆与阀体通过密封圈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卡杆与卡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锁定杆外圈的顶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凹槽中部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锁定杆底端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拉环,所述锁定杆的底部设有与拉环相适配的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锁定杆的底端的一侧设有活动槽,所述固定圈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槽延伸至锁定杆底端的内腔,且所述固定杆与活动槽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的面积是锁定杆横截面面积的一半。
与现有节能蝶阀的开闭结构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节能蝶阀的开闭结构,通过密封圈的设置,密封圈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该蝶阀内部的流体流出该蝶阀外,提高该蝶阀的密封性,通过锁定装置的设置,可以锁定阀板的位置,防止该蝶阀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液体的冲击力过大而造成阀板的移动,影响液体的输送。
2、该节能蝶阀的开闭结构,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设置,可以用锁定杆锁定阀板,使阀板无法移动,通过卡槽与卡杆的设置,可以固定锁定装置的位置,使该蝶阀被固定的更牢固,通过活动槽的设置,使用者可以旋转固定圈,使卡杆与卡槽可以卡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锁定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白湖阀门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白湖阀门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63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