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的残留烃率确定模型构建方法及残留烃率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4121.1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青;火勋港;马奎友;庞宏;周凌希;吴松;张心罡;丛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张德斌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井 数据 残留 确定 模型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的残留烃率确定模型构建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1)获取目标区域典型烃源岩层的测井数据以及烃源岩样品;
2)基于获取的烃源岩样品,确定各烃源岩样品的残留烃率;
3)基于获取的测井数据以及各烃源岩样品的残留烃率,确定与残留烃率相关且彼此间互不线性相关的测井数据;
4)将步骤3)确定的与残留烃率相关且彼此间互不线性相关的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的测井数据;
5)基于标准化的测井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出相互独立的主成分;
6)基于各烃源岩样品的残留烃率以及所述主成分,构建残留烃率关于所述主成分的计算模型即测井数据的残留烃率确定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获取的烃源岩样品,确定各烃源岩样品的残留烃率包括:
基于获取的烃源岩样品,确定各烃源岩样品溶解烃量和有机碳总量;
基于各烃源岩样品溶解烃量和有机碳总量,确定各烃源岩样品的残留烃率;其中,残留烃率=溶解烃量÷有机碳总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获取的测井数据以及各烃源岩样品的残留烃率,确定与残留烃率相关且彼此间互不线性相关的测井数据包括:
将各类测井数据分别与残留烃率数据进行对应,并逐一观察各类测井数据和残留烃率数据的相关性,确定与残留烃率数据的相关系数的平方R2≥0.1的测井数据作为与残留烃率相关的测井数据;
对各类与残留烃率相关的测井数据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确定彼此间互不线性相关的测井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与残留烃率相关且彼此间互不线性相关的测井数据包括铀含量测井数据、钍含量测井数据、钾含量测井数据、体积密度校正值测井数据、自然伽马测井数据、中子测井数据、冲洗带电阻率测井数据、深侧向电阻率测井数据、钻井液电阻率测井数据、自然伽马射线测井数据和声波测井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步骤3)确定的与残留烃率相关且彼此间互不线性相关的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的测井数据通过下述公式进行:
其中,z_logik为标准化的第i种测井数据中的第k位数据;logik为原始第i种测井数据的第k位数据;m_logi为第i种测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σ_logi为第i种测井数据的标准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标准化的测井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出相互独立的主成分指: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类标准化的测井数据进行融合及降维,得到代表全部标准化的测井数据90%以上信息的主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各烃源岩样品的残留烃率以及所述主成分,构建残留烃率关于所述主成分的计算模型即测井数据的残留烃率确定模型通过系数方式实现:
通过最优回归分析的方法拟合出残留烃率关于所述主成分的最佳回归方程作为残留烃率关于所述主成分的计算模型即测井数据的残留烃率确定模型。
8.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的残留烃率确定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测井数据的残留烃率确定模型构建方法构建得到基于测井数据的残留烃率确定模型;
获取目标区域的测井响应数据;
基于目标区域的测井响应数据,利用所述基于测井响应数据的残留烃率确定模型,确定目标区域的残留烃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41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排净牙膏的牙膏管
- 下一篇:一种户外打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