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四柱选择阀的进样层析装置及其进样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3720.1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6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岑云东;聂大林;刘培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谱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20;G01N30/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选择 层析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柱选择阀的进样层析装置及其进样控制方法,进样层析装置包括多个层析柱以及用于选择不同层析柱的四柱选择阀,其包括呈圆盘状的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上的阀芯,其中,阀体上设有位于中心的上样阀接口、与上样阀接口距离相等且呈圆周分布的十个辅助接口,辅助接口包括旁路接口、检测器接口以及八个柱接口,阀芯上设有四个通槽;控制器和驱动机构,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机构能够驱动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本发明提供的四柱选择阀控制逻辑关系较简单,稳定性高且不易出错,不仅可以在减少拆卸层析柱次数的同时实现柱的上样、旁路与冲洗,还可以进行实时超压提示,实现对填料的过压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析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四柱选择阀的进样层析装置及其进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相色谱实验中,工作人员在进行多根层析柱实验时,需要经常拆卸并安装层析柱,这个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比如在拆层析柱时经常容易因操作不熟练或者偶然因素而使层析柱进入少量气泡,影响柱的性能和使用。在现有技术中,已有采用三柱并联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包括系统泵1’、上样阀2’、样品泵3’、柱流向控制阀4’、第一柱选择阀5’、第二柱选择阀7’、第三根析柱8’和检测器9’,系统泵1’的出口与上样阀2’的缓冲液进口相连通,样品泵3’的出口与上样阀2’的样品进口相连通,柱位阀4’为三位四通阀,柱位阀4’与上样阀2’相连通,柱位阀4’的接口一和接口六分别与第一柱选择阀5’和第二柱选择阀7’相连通,柱位阀4’的接口二与检测器9’相连通,第一柱选择阀5’与第二柱选择阀7’相对应的接口之间分别通过三根层析柱8’相连通,其中至少一组对应的接口之间通过管路直接连通。
但上述三柱并联的设计仍然具有不足之处:
①此设计用了一个柱位阀和两个柱选择阀,大大增加了成本;
②现有的四柱位阀可以提高清洗的效率,有效保护层析柱,并且留有旁路清洗管路,也可以降低柱拆卸的风险,但是在两个柱选择阀加一个柱位阀来实现这些功能的时候,需要用更多的管路来把不同的阀连起来,这增加了管路的柱外体积,相对一个阀来说,实现这些功能效率要更低;
③现有系统只有一个压力感应器,在线检测系统压力,能够保护层析柱,但由于缺乏柱后的第二压力感应器,无法测出加载在层析填料上的压差,因而无法实时设置超压报,然而对填料进行过压保护。该设计需要用到两个柱选择阀,某一个色谱柱与两个柱选择阀上各自的柱选择孔的连接,必须遵循一定的排布规律,该规律一般受软件控制,确定后较难更改;进行色谱柱间或色谱柱与直连的切换时,软件须控制两个柱选择阀转子同时转动,使各自的柱选择槽几乎同时与对应的柱选择孔/直连孔连通,此过程有较高的同步性和准确性要求,软件程序较为复杂,且容错率较低。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需要一种基于四柱选择阀的进样层析装置及其进样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四柱选择阀的进样层析装置及其进样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柱的上样、冲洗与旁通,且不需要经常拆换层析柱,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便利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四柱选择阀的进样层析装置,包括多个层析柱,以及,
四柱选择阀,用于选择不同的层析柱,其包括呈圆盘状的阀体和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阀芯,其中,
所述阀体上设有位于中心的上样阀接口、与所述上样阀接口距离相等且呈圆周分布的十个辅助接口,所述辅助接口包括旁路接口、检测器接口以及八个柱接口,其中,所述上样阀接口与外部上样阀连接,所述旁路接口与外部流动相储液容器连接,所述检测器接口与外部检测器连接,所述柱接口分别与所述层析柱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阀芯上设有四个通槽,第一通槽用于连通所述检测器接口与任意一个辅助接口,第二通槽用于连通两个相邻的辅助接口,第三通槽用于连通一个辅助接口和与其相隔两个辅助接口的另一个辅助接口,第四通槽用于连通一个辅助接口和与其相隔的另一个辅助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谱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谱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3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桶提升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柔性洗涤剂制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