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产冶金用粉末采样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2521.9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1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强;刘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卜婷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产 冶金 粉末 采样 处理 系统 | ||
一种矿产冶金用粉末采样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入料筒、附属盒、过滤装置、承料装置、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附属盒设置在入料筒的侧壁外部;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入料筒的侧壁上,且位于靠近附属盒的位置;过滤装置和承料装置分别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过滤装置设置在承料装置的上方;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过滤装置和承料装置由入料筒进入附属盒。本发明针对初始矿产冶金粉末中各粉末体积不一致的问题,能够将初始矿产冶金粉末进行有效分类,并对分类后得到的不同类型的矿产冶金粉末分别进行检测,提高了采样及检测的方便性,也为后续的处理工序提供了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产冶金用粉末的采样及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针对体积不一致的矿产冶金用粉末的采样处理系统,属于矿产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铁作为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结构性、功能性材料,其消耗量在相当长时间内占据金属总消耗量的95%以上。钢铁工业所需生铁原材料主要是由高炉冶炼提供,高炉冶炼技术的改进与成本的降低对促进钢铁企业的发展有着及其深远的意义。而高炉强化冶炼的基础环节是精料操作,天然块矿作为入炉炉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添加量最高可达30%。由于块矿粉末含量和水分含量高,块矿入炉后,水分干燥需要消耗能源,干燥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粉末含量高影响了高炉料层透气性,提高了高炉的焦比,导致高炉冶炼成本增加,且影响炉况稳定。但是,块矿的筛分和烘干工序均会产生一定比例的粉末(-8mm),因此如何实现该部分粉末的高效利用是块矿预处理工艺的问题之一。
现有的矿产冶金用粉末处理设备,在对矿产冶金粉末进行收集处理时,大多将所有的矿产冶金粉末物质放置在一起,由于矿产冶金粉末的粒径或者体积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因此直接将所有矿产冶金粉末混合放置不利于对矿产冶金粉末进行分类。而在处理过程中可能需要对矿产冶金粉末进行采样检测,由于矿产冶金粉末中掺杂有较多粒径或体积不一致的粉末物质,所以在采样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便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矿产冶金用粉末采样处理系统。该系统在入料筒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和承料装置,过滤装置和承料装置分别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过滤装置和承料装置旋转,进而通过承料装置将过滤后的细物料送入第一隔槽,并通过过滤装置将过滤网上的粗物料送入第二隔槽,由此可分别提取细物料和粗物料进行检测。即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采样处理系统能够分别提取不同类型的矿产冶金粉末进行检测,解决了矿产冶金粉末中掺杂较多体积不一致的物质而对采样过程带来不便的问题,提高了采样检测的方便性,为后续的工序处理提供了依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矿产冶金用粉末采样处理系统。
一种矿产冶金用粉末采样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入料筒、附属盒、过滤装置、承料装置、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附属盒设置在入料筒的侧壁外部。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入料筒的侧壁上,且位于靠近附属盒的位置。过滤装置和承料装置分别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过滤装置设置在承料装置的上方。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过滤装置和承料装置由入料筒进入附属盒。
在本发明中,该系统还包括储料装置。储料装置设置在过滤装置的上方。所述储料装置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储料装置由入料筒进入附属盒。
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物料固化装置。物料固化装置设置在储料装置与过滤装置之间。所述物料固化装置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物料固化装置由入料筒进入附属盒。
在本发明中,附属盒内依次并排设置有4个隔槽,分别为第一隔槽、第二隔槽、第三隔槽、第四隔槽。其中,第一隔槽位于最靠近入料筒的位置。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承料装置由入料筒进入附属盒内的第一隔槽。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过滤装置由入料筒进入附属盒内的第二隔槽上方。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物料固化装置由入料筒进入附属盒内的第三隔槽上方。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储料装置由入料筒进入附属盒内的第四隔槽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25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