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接收端及系统、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2052.0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3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凯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40 | 分类号: | H02J50/40;H02J50/90;H02J7/00;H04B5/00;H04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钲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2 | 代理人: | 李志新;刘亚平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接收 系统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及系统、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无线充电接收端,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多个接收线圈,多个接收线圈中至少包括第一类线圈和第二类线圈,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多个接收线圈处于充电接收模式和/或充电发射模式;将多个接收线圈中处于充电发射模式的线圈,作为第一类线圈与无线充电发送端进行通信;将多个接收线圈中处于充电接收模式的线圈,作为第二类线圈接收充电发送端发射的充电能量,实现对无线充电接收端多个接收线圈的灵活、有效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充电接收端及系统、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满足人们工作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需求。终端正常工作需要依靠电池的续航能力,移动终端的充电方式也实现了由依靠固定电源配合充电线的有线充电方式,发展到无线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时,终端与充电设备之间不需要电线进行连接,使用方便。
无线充电的实现方式,包括电磁感应、磁场共振以及无线电波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线充电。其原理为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线圈,发送端线圈连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的电磁信号产生电流实现对终端的充电。无线充电的接收端设置单一的接收线圈,仅能实现充电中充电能量的接收,无法实现其它功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无线充电接收端及系统、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多个接收线圈;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中至少包括与无线充电发送端进行通信的第一类线圈,以及接收所述充电发送端发射的充电能量的第二类线圈;所述第一类线圈为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中指定线圈,或者为分时复用的不同接收线圈;所述第二类线圈与所述第一类线圈为同一线圈,或者为不同的线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中还包括第三类线圈,第三类线圈用于发送监测信号,监测信号用于监测无线充电接收端的工作场景;所述第三类线圈、所述第二类线圈以及所述第一类线圈,为不同的线圈;或者所述第三类线圈与所述第二类线圈为分时复用的同一线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为上下层堆叠设置或内外嵌套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中的各个接收线圈的圈数不同,和/或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中的各个接收线圈的磁感应耦合面积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线圈为单圈环形绕制,或多圈环形绕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线圈具有增强检测信号的环形绕制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端以及无线充电接收端;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一个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为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包括多个接收线圈的无线充电接收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无线充电接收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多个接收线圈,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中至少包括第一类线圈和第二类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多个接收线圈处于充电接收模式和/或充电发射模式;将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中处于充电发射模式的线圈,作为第一类线圈与无线充电发送端进行通信;将所述多个接收线圈中处于充电接收模式的线圈,作为第二类线圈接收所述充电发送端发射的充电能量。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控制多个接收线圈处于充电接收模式和/或充电发射模式:控制多个接收线圈中的同一线圈分时处于充电接收模式和充电发射模式;控制多个接收线圈中不同线圈分别交替处于充电接收模式或充电发射模式;控制多个接收线圈中的第一部分线圈处于充电接收模式,并控制第二部分线圈处于充电发射模式,第一部分线圈不同于第二部分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2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 下一篇:遥控器、电动床及其控制系统和遥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