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久抗静电铅酸电池外壳塑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0703.2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钱方方;管会斌;杨成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昊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5/02;C08L87/00;C08K3/04;C08K13/02;C08K5/134;C08K5/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7 | 代理人: | 王影 |
地址: | 313117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久 抗静电 电池 外壳 塑料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永久抗静电铅酸电池外壳塑料颗粒,所述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组分:高分子树脂87~95重量份,ZIF‑8/石墨烯复合材料1~3重量份,导电碳材料3~9重量份,抗氧剂0.1~0.5重量份,润滑剂0.1~0.5重量份,所述高分子树脂是:ABS、PP。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永久抗静电铅酸电池外壳塑料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的ZIF‑8/石墨烯材料通过简单一步合成法制备,ZIF‑8/石墨烯材料在塑料里面具有高分散性能,避免了单独石墨烯的团聚所导致的抗静电效果不足;另外,高分散性使得石墨烯为导电碳材料在塑料内提供更均匀的导电网络,ZIF‑8/石墨烯材料高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更多的润滑剂、抗氧剂,使得物料之间及物料和加工设备表面的摩擦力、高分子树脂在螺杆里的热降解概率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永久抗静电铅酸电池外壳塑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途和应用前景的新型绿色能源体系,同时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近年来,铅酸蓄电池技术不断发展,产品日臻成熟。起动电池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免维护蓄电池广泛使用、仍然是军用、民用交通运输装备的重要电源装置,为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阀控电池、胶体电池等作为备用电源、大型储备电源的核心部件,其生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自加入WTO后,随着国家相关产业的拉动及国际电池生产厂商在华投资的增多,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发展较快,年增长速度超过30%以上。同时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铅酸蓄电池出口国之一。在出口运输过程中,因运输周期长,铅酸蓄电池外壳表面吸附很多灰尘,影响外观,客户体验差,怎么在运输过程中,铅酸蓄电池外壳表面不吸附尘土成为了一大难题。据报道,在塑料造粒过程中加入永久抗静电剂可以有效解决铅酸蓄电池表面吸附尘土的现象,但需要加入大量的永久抗静电剂,而且效果欠佳,经研究加入抗静电剂和石墨烯复合材料效果比单纯加入抗静电剂好,但是石墨烯容易团聚,无法在塑料造粒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分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铅酸电池外壳塑料在长时间运输时吸附灰尘、抗静电剂效果欠佳、石墨烯在塑料内易团聚、难分散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久抗静电铅酸电池外壳塑料颗粒。
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永久抗静电铅酸电池外壳塑料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高分子树脂87~95,ZIF-8/石墨烯复合材料1~3,导电碳材料3~9,抗氧剂0.1~0.5,润滑剂0.1~0.5,所述高分子树脂为ABS、PP。
优选地,所述的ZIF-8/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将六水合硝酸锌、2-甲基咪唑、氧化石墨烯、抗坏血酸倒入甲醇溶剂内,其中六水合硝酸锌、2-甲基咪唑、氧化石墨烯、抗坏血酸的质量比为10:20:3~5:1;
2)超声30-60min分钟,过滤,烘干,研磨,得到产物ZIF-8/石墨烯复合材料。
优选地,所述导电碳材料是导电炭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润滑剂是EBS、硬脂酸钙、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抗氧剂是168,1010,1076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永久抗静电铅酸电池外壳塑料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永久抗静电铅酸电池外壳塑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
高分子树脂87~95,ZIF-8/石墨烯复合材料1~3,导电碳材料3~9,抗氧剂0.1~0.5,润滑剂0.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昊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昊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0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