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放式的指控系统资源优化部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9592.3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9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晨;易侃;毛晓彬;毛少杰;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41/5051 | 分类号: | H04L41/5051;H04L41/5041;H04L41/0894;G06F9/5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于瀚文;胡建华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式 指控 系统资源 优化 部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指控系统资源优化部署方法,包括:步骤1、将资源能力细化分类为元要素,并定义每类资源能力的量化度量标准;步骤2、依据输入的作战活动、资源能力的能力指标要求数据、系统节点,计算节点上部署的资源能力值,建立资源能力分析模型;步骤3、统计节点上的资源能力值需求数据,计算需要部署的模块化资源数量,建立节点资源数量分析模型;步骤4、建立节点资源活动模型。本发明将指控系统资源能力细粒度划分,以任务需求为牵引,提供一种设计系统节点上模块化资源部署方案的方法,能够支持系统资源能力灵活组合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的指控系统资源优化部署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指控系统资源部署主要是将系统节点与资源能力紧耦合,节点上的资源能力、资源运行流程均为面向特定任务预设固定。当任务需求变化要求节点上的资源能力调整或重新组织时,必须重新进行资源部署,时间周期较长。并且当新技术、新能力产生时,系统也难以进行快速集成。这种部署模式使得系统难以适应未来快速、多变的任务环境和新兴技术发展,其本质原因是系统的开放性不足。因此,亟需创新开放式的指控系统资源部署方法,通过将资源模块化组合,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可重构性等。
有文献提出一种基于资源总体协同效益的任务与资源匹配优化方法,形成与任务流程匹配的资源流程方案,但是未建立资源能力量化度量标准,无法实现基于任务需求的模块化资源能力部署方案设计,无法支持任务需求变化下的资源灵活重组。有文献提出一种开放式模块化的无人平台混合体系结构,实现系统功能模块化,但是该论文主要定位为无人决策系统功能的开放性,所述功能不能覆盖OODA作战指挥环路,也没有将资源能力量化表征,无法支持从任务到资源能力、资源数量的定量推导计算。还有文献设计并实现了面向舰载指控系统的开放式应用框架,但主要定位为指控系统的基础软件框架,不能涵盖情报感知、指挥决策、协同控制等业务能力,无法实现面向任务的资源灵活组织,不能直接支持作战能力生成。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指控系统资源能力与系统节点紧耦合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式的指控系统资源优化部署方法,该方法将系统资源能力与节点解耦,提出面向任务需求的资源能力和节点资源数量分析方法,实现资源能力开放与灵活部署,能够为指控系统资源能力细粒度组织运用提供支撑,有效提升系统开放性、适应性、可重构性、鲁棒性等。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开放式的指控系统资源优化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指控系统的资源能力分类并定义度量标准;
步骤2、资源能力分析;
步骤3、节点资源数量分析;
步骤4、对节点资源活动进行优化部署。
步骤1包括:
步骤1-1,定义资源能力元要素:
将指控系统资源能力分类,分为业务类能力、运行类能力、交互类能力;
其中,业务类能力从作战业务能力层面,分为情报感知、指挥决策、协同控制能力,情报感知能力分为情报获取、情报处理、情报服务能力;指挥决策能力分为态势研判、生成构想、方案制定、计划制定能力;协同控制能力分为平台协同、目标指示、武器控制能力;
运行类能力从保障信息系统运行层面,分为计算、存储能力,支撑业务类能力运行;
交互类能力提供信息传输服务,为不同用户间信息交换与共享提供通信保障能力;
步骤1-2,定义资源能力的度量标准:
定义系统资源能力的量化度量标准;
其中,情报获取、情报处理、情报服务能力的度量标准均为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9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