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犁式卸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8010.X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花;孙桂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储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6 | 分类号: | B65G47/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2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料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犁式卸料器,属于重型卸料技术的领域,其包括承载座和犁头,承载座上垂直设有两个支座,两个支座间转动连接有芯轴,芯轴通过横杆与犁头连接,芯轴的两端均设有拨杆,承载座上铰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拨杆铰接;犁头内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与犁头形状相似,调节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弹簧,各个第一弹簧远离调节板的一端与犁头相连;承载座上设有基座,基座位于犁头下方,且基座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托辊,承载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基座升降的驱动件。本申请具有减小传送带被过度磨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重型卸料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犁式卸料器。
背景技术
犁式卸料器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电厂、煤场、码头等行业,是带式输送机上常用的分段卸料装置,其安装在带式输送机的中间架上,执行卸料及控制物料的输送流向,能将传送带输送的物料卸入料斗或其他地方。
公告号为CN2032377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液动犁式卸料器,该电液动犁式卸料器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犁式卸料器和移动车架,设在移动车架上的犁式卸料器包括配合使用的电液推杆和卸料犁头,卸料犁头设在托辊组上,托辊组设在托辊支架上;移动车架包括配合使用的机架和行走轮总成,机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减速机动力源和制动器;犁式卸料器的下方设有卸料溜槽,卸料溜槽包括配合使用的移动溜槽和固定溜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犁头直接硬性抵在输送机的传送带上,容易导致传送带被过度磨损。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传送带被过度磨损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犁式卸料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犁式卸料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犁式卸料器,包括承载座和犁头,所述承载座上垂直设有两个支座,两个所述支座间转动连接有芯轴,所述芯轴通过横杆与犁头连接,所述芯轴的两端均设有拨杆,所述承载座上铰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拨杆铰接;所述犁头内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犁头形状相似,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弹簧,各个所述第一弹簧远离调节板的一端与犁头相连;
所述承载座上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位于犁头下方,且基座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托辊,所述承载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基座升降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卸料时,驱动件驱动基座上升,带动各个托辊与传送带抵触,使得传送带保持平直,然后液压缸启动并推动拨杆转动,拨杆带动芯轴转动,使得犁头转动靠近传送带,直至调节板与传送带抵触;由于调节板与犁头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使得调节板在保持与传送带紧密抵紧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位移量,可适应传送带表面的波动,减小了犁头与传送带直接硬性抵触而导致传送带过度磨损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承载座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板,两个所述支板位于基座下方,且两个支板间滑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若干滑槽,各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顶杆,若干所述顶杆沿调节板底面轮廓排列,各个所述顶杆底端均设有耳板,所述顶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耳板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连接,所述支板侧壁设有用于驱动安装座移动的动力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件驱动安装座上升,带动各个顶杆与传送带抵触,使得传送带与调节板保持抵紧,减小了漏料的可能;第二弹簧给顶杆提供了一定的弹性余量,减小了顶杆与传送带发生硬性抵触的情况;此外顶杆与传送带接触部分局限于调节板对应区域,利于保证传送带的顺利传输。
可选的,所述动力件包括伺服缸和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安装座相背的两侧,所述安装座侧壁开设有供滑块移动的移动槽,所述伺服缸安装在支板侧壁,且伺服缸驱动杆与滑块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缸启动,其驱动杆伸缩移动时带动安装座上下移动,位置精度高。
可选的,所述伺服缸的驱动杆通过调节件与滑块固定,所述安装座侧壁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内穿设有光柱,所述光柱的一端固定在承载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储输送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储输送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80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