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用户隐式反馈数据的集合排序音乐推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6140.X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4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旭;杨煜;郭晨野;索凯强;管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635 | 分类号: | G06F16/63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用户 反馈 数据 集合 排序 音乐 推荐 方法 | ||
一种针对用户隐式反馈数据的集合排序音乐推荐方法,获取用户‑歌曲交互数据,然后采用基于MinHash的局部敏感哈希算法从音乐软件的所有用户中找出待推荐用户的最近邻,然后根据协同过滤算法挖掘出待推荐用户的潜在偏好歌曲,并将所有歌曲分为三类:听过的歌曲、潜在偏好歌曲以及剩余歌曲;对听过的歌曲、潜在偏好歌曲以及剩余歌曲进行排序,生成个性化音乐推荐列表,完成音乐推荐。本发明不仅能够利用到用户之间的协同关系而且考虑到了歌曲集合之间的顺序关系,相比于传统方法,实现了更好的音乐推荐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乐推荐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用户隐式反馈数据的集合排序音乐推荐方法。
背景技术
音乐推荐系统是根据用户对歌曲的反馈来为用户推荐其可能喜欢的歌曲,用户的反馈分为两种形式:显式反馈和隐式反馈。显式反馈是用户对歌曲的评分,通常为数值型(从0-10或者0-5)。隐式反馈代表的是用户的一种行为数据,通常为二值型(0或1),即用户是否有过这种行为,即用户是否听过这首歌。由于隐式反馈相比于显式反馈更常见而且更易被收集,所以如何处理隐式反馈近年来引起了很多关注。目前,处理隐式反馈的大多是对级(pairwise)的排序模型,而这类模型偏重于对歌曲对之间的顺序关系是否合理进行判断,对于歌曲对item1,tem2,根据待推荐用户的偏好程度,判断item1是否应该排在item2前面。然而,这种对级排序的方法假设每个用户是独立的,忽略了用户之间的联系。此外,由于对级模型只考虑歌曲对之间的顺序,未能挖掘出歌曲集合之间的顺序关系。
在现有的音乐推荐体系中,除了为用户推荐歌曲,很多音乐软件都支持制作歌单功能,如何为用户推荐歌单以及如何为歌单推荐标签也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此外,如何消除流行歌曲带来的流行度偏差也是值得研究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用户隐式反馈数据的集合排序音乐推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针对用户隐式反馈数据的集合排序音乐推荐方法,获取用户-歌曲交互数据,然后采用基于MinHash的局部敏感哈希算法从音乐软件的所有用户中找出待推荐用户的最近邻,然后根据协同过滤算法挖掘出待推荐用户的潜在偏好歌曲,并将所有歌曲分为三类:听过的歌曲、潜在偏好歌曲以及剩余歌曲;
对听过的歌曲、潜在偏好歌曲以及剩余歌曲进行排序,生成个性化音乐推荐列表,完成音乐推荐。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根据协同过滤算法挖掘出待推荐用户的潜在偏好歌曲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于待推荐用户u,在通过Jaccard相似性得到的相似用户集合中,找出α×M个最相似的用户Nu,α是可调的参数,M是用户数;
步骤2:根据最相似的用户Nu,计算潜在偏好歌曲Qu的候选集合Cu;候选集合Cu中包含最相似的用户Nu中每个用户听过但待推荐用户u没有听过的歌曲的并集:
步骤3:计算待推荐用户u对候选集合Cu中每个歌曲的得分Sui,选取得分最大的β×N个歌曲组成潜在偏好歌曲Qu,β是控制集合大小的参数,N是歌曲数。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Jaccard相似性定义如下:
其中,Pu是待推荐用户u听过的歌曲集合,Pv是任一用户v听过的歌曲集合,simuv为相似性。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候选集合Cu通过下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61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