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5811.0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伦;乔军;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烟气 余热 回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转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化冷却烟道、余热锅炉辐射段、余热锅炉蒸发段、陶瓷纤维过滤器、余热锅炉省煤器段、三通切换阀、煤气回收系统、放散烟囱和转炉,所述汽化冷却烟道的入口端与所述转炉连通,所述汽化冷却烟道的出口端与所述余热锅炉辐射段的入口端连通,所述余热锅炉辐射段的出口端与所述余热锅炉蒸发段的入口端连通,所述余热锅炉蒸发段的出口端与所述陶瓷纤维过滤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陶瓷纤维过滤器的出口端与所述余热锅炉省煤器段的入口端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省煤器段的出口端与所述三通切换阀的入口端连通,所述三通切换阀的两个出口端分别连接所述煤气回收系统和所述放散烟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辐射换热段为两端开口的容器,所述容器的壁面内设置有供液体或者气体流通的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辐射段的内腔横截面面积至少是所述汽化冷却烟道的横截面面积的2倍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蒸发段包括蒸发段本体和蒸发冷却段,所述蒸发段本体为两端开口的压力容器,所述蒸发冷却段设置在所述蒸发段本体的内腔中,所述蒸发冷却段由内部为冷却水的管道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蒸发段采用立式布置,所述蒸发冷却段中的管道水平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段中的管道为外表面光滑的光管。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段中的管道之间具有预定的间距。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灰仓,所述第一灰仓与所述余热锅炉蒸发段的入口端连通,且与所述余热锅炉辐射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灰仓用于灰尘的收集和排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灰仓,所述第二灰仓与所述陶瓷纤维过滤器的底部连通,用于收集陶瓷纤维过滤器过滤下来的灰尘。
10.一种转炉烟气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转炉排出的转炉烟气流经汽化冷却烟道后,转炉烟气的温度从第一温度降低至第二温度,其中,1450℃≤第一温度≤1650℃,850℃≤第二温度≤1000℃;
从汽化冷却烟道排出的转炉烟气经余热锅炉辐射段后,转炉烟气的温度从第二温度降低至第三温度,其中,750℃≤第三温度≤820℃;
从余热锅炉辐射段排出的转炉烟气经余热锅炉蒸发段后,转炉烟气的温度从第三温度降低至第四温度,其中,300℃≤第四温度≤400℃;
从余热锅炉蒸发段排出的转炉烟气经陶瓷纤维过滤器过滤后,转炉烟气粉尘的含量降至10mg/m3以下;
从陶瓷纤维过滤器过滤排出的转炉烟气经余热锅炉省煤器段后,转炉烟气的温度从第四温度降低至第五温度,其中,150℃≤第五温度≤220℃;
从余热锅炉省煤器段排出的转炉烟气经三通切换阀排入煤气回收系统或者放散烟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58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