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特殊复杂环境下的预制装配式桩基础端部锚固连接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5044.3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熙胤;王万平;于生生;管嘉达;黄安琪;张益舶;徐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22;E02D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特殊 复杂 环境 预制 装配式 桩基础 锚固 连接 方式 | ||
本发明是一种可用于特殊复杂环境下的预制装配式桩基础端部锚固连接方式。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节段(1)、桩端部连接件(2)、端部锚固钢筋(3)、高强螺栓(4)、外包高性能混凝土(5)五大部分其特征是:①采用预制装配式桩基础不仅可以克服特殊复杂环境下传统灌注桩基础由于热扰动引起的承载能力不足的缺陷,而且有利于保护极地、高原等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②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节段(1)及其连接方式均在工厂预制安装完成,运送至施工现场后进行装配,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在连接处外包高性能混凝土(5),极大的提高了桩基础连接处的耐久性及装配后桩基础的整体性。③本发明所用的端部锚固钢筋(3)及高强螺栓(4)可根据实际工程桩基础所受荷载情况,适当增减,增加了施工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装配式桩基础连接方式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用于极地、高原等特殊复杂环境下的预制装配式桩基础的连接方式。
背景技术
装配式施工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施工方式,具有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等优势,是今后工程建设发展的主要趋势,这一观点得到了包括周能文所写文章《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等在内的多篇文章的支持。目前的工程结构的装配式主要以地面以上的构件为主,而地面以下的基础工程极少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法,且国内外关于预制装配式桩基础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其受力机理、适用范围和设计方法都不明确。此外,为了确保预制过程的工厂化和标准化,需要对桩基础进行分节段预制,因此需要合理有效的节段连接方式以保证装配后桩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因此,预制装配式桩基础及其连接方式的研究对我国工程结构的全面装配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极地开发、“冰上丝绸之路”以及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极地(南北极)冰原、高原(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等在内的极端复杂环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工程、输电线路、输油输气管道等将会迎来跨越式发展。在多年冻土或者极地冰原地区进行工程构筑物修筑过程中,为了防止冰原、冻土融化通常采用高架形式,桩基础将会是各类工程构筑物首先选的基础形式。侯鑫等人在《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基础早期热稳定性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明确指出,在极端复杂环境地区,传统的钻孔灌注桩基础会对极地冰原、高原多年冻土等特殊地质造成热扰动效应,从而导致积雪冰原融化、多年冻土退化、桩基承载力降低等问题,而预制装配式桩基础不仅可以避免此类问题带来的桩基础承载能力不足的缺陷,而且有利于保护极地、高原等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因此,预制装配式桩基础非常适用于特殊复杂环境地区的工程构筑物,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在极地开发、“冰上丝绸之路”以及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预制装配式桩基础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发明一种可用于极地、高原等特殊复杂环境下的预制装配式桩基础的连接方式,对施工减少环境热扰动以及节约资源、提升施工效率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减小施工对特殊复杂环境的热扰动以及节约资源、提升施工效率,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用于特殊复杂环境下的预制装配式桩基础端部锚固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能够适用于极地、高原等特殊复杂的环境条件,且装配方式简便易行。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5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