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含水油井采出液分水设备性能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3064.7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7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孝轩;陈从磊;刘美丽;邱伟伟;郑友林;昝玉明;王荣娟;丁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陈敏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水 油井 采出液 分水 设备 性能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含水油井采出液分水设备性能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该系统包括试验介质供给系统、多相混合系统、计量表征系统、采样分析单元以及数据采集与自动控制系统;试验介质供给系统的输出端与多相混合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多相混合系统的输出端与计量表征系统的输入端连接,计量表征系统的输出端用于与待测试分离器的输入端连接,采样分析单元的输入端用于与待测试分离器的输出端连接,计量表征系统以及采样分析单元分别与数据采集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通过引用采出液中含气的影响,实现对分水设备脱水效果的评价,解决传统油水分离设备测试评价方法仅以压降和分离效率为指标的不足,实现对分水设备的性能评价和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井采出液分水设备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含水油井采出液分水设备性能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东部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采期,原油综合含水率已超过90%,造成采出液快速上升,仍采用传统的三相分离器为首端设备的工艺流程难以应付这种高含水局面。在三相分离器前增加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的油井采出液分水装置,是目前解决高含水问题的可行手段,受到国内外油田公司的青睐。
高含水油井采出液分水设备的评价测试系统多是参考传统含油污水处理评价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油相和水相两相混合系统以及测试分离单元,评价多以压降和分离效率为指标,没有考虑油井采出液含气的影响以及预脱水效果的评价。现有公开的文献中涉及的分水设备性能试验装置主要有四点不足:一是装置没有考虑气体对预脱水设备的影响,实际过程中油井采出液或多或少会含有伴生气,气体存在对目前大部分基于旋流分离的分水设备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现有技术无法模拟采出液分水过程;二是装置的混合系统仅采用单个文丘里管和单个静态混合器,无法调节油水混合物的混合乳化状态。三是仅采用离线方法分析油滴粒径和含油浓度,混合液的理化性质表征不够,难以与油井采出液对比。四是没有考虑实验废液的达标处理。
评价和测试油井采出液分水设备的分水性能是研发分水技术的关键环节,如何在室内真实再现油井采出液是评价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因此,建立油井采出液分水设备性能的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法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含水油井采出液分水设备性能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一种高含水油井采出液分水设备性能的测试系统,包括:试验介质供给系统、多相混合系统、计量表征系统、采样分析单元以及数据采集与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试验介质供给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多相混合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多相混合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计量表征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量表征系统的输出端用于与待测试分离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采样分析单元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待测试分离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计量表征系统以及所述采样分析单元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试验介质供给系统用于提供试验介质,所述试验介质包括油、气和水;
所述多相混合系统用于将至少两种所述试验介质混合;
所述计量表征系统用于测量混合后的试验介质的第一介质参数;
所述采样分析单元用于测量经过所述待测试分离器分离后的试验介质的第二介质参数;
所述数据采集与自动控制系统用于获取所述计量表征系统测量得到的混合后的试验介质的第一介质参数,根据混合后的试验介质的第一介质参数,调节输送至采样分析单元的试验介质的流量,并获取所述采样分析单元测量的分离后的试验介质的第二介质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调节测量系统,所述试验介质供给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测量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测量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多相混合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测量系统与所述数据采集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3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