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控制器输出过电流故障检测及处理装置及电机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2600.1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0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雷学国;徐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万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施文武;林祥翔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控制器 输出 电流 故障 检测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输出过电流故障检测及处理装置及电机控制器,所述装置包括信号整流电路、比较电路及处理单元;所述信号整流电路用于对电机控制器三相输出采样信号进行整流,并输出三相采样信号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述比较电路用于对信号整流电路输出的三相采样信号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检测信号;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电路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判断电机控制器是否发生过电流故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只需要对电机控制器的三相电流采样信号经过整流输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比对判断电机控制器是否发生过电流故障,可以减少比较电路中比较器数量,降低电路成本,减小电路板面积并降低布置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输出过电流故障检测及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机控制器中,为防止电机控制器输出电流过大损坏电机控制器及电机,需要对电机控制器输出电流是否发生过电流故障进行检测判断,并进行相应处理。
如图1所示的电机控制器过电流故障检测电路的原理框图,目前,对于电机控制器过电流故障检测,主要通过电机控制器三相输出电流采样信号分别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来进行检测是否发生过电流故障,只要三相输出电流任一相电流采样信号超出基准电压即发生过电流故障。
而目前使用的过电流故障检测电路需要分别对电机控制器三相输出电流采样信号进行比较,需要使用比较器数量较多,至少需要六个比较器对采样信号进行比较,成本较高,且在电路板布置电路时占用空间较大,不方便布置,不利于电机控制器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输出过电流故障检测及处理装置,解决现有的电机控制器过电流故障检测电路中需要的比较器数量较多,成本较高且不利于方便布置及不利于电机控制器的小型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器输出过电流故障检测及处理装置,包括信号整流电路、比较电路及处理单元;
所述信号整流电路包括U相输入端、V相输入端、W相输入端、最大值输出端及最小值输出端,所述信号整流电路的U相输入端连接于电机控制器的U相电流采样信号端,所述信号整流电路的V相输入端连接于电机控制器的V相电流采样信号端,所述信号整流电路的W相输入端连接于电机控制器的W相电流采样信号端;
所述信号整流电路用于对电机控制器三相输出采样信号进行整流,并输出三相采样信号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及输出端,所述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信号整流电路的最大值输出端,所述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于信号整流电路的最小值输出端,所述比较电路用于对信号整流电路输出的三相采样信号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检测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连接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电路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判断电机控制器是否发生过电流故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进一步优化,所述信号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D3、D4、D5及D6;
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电机控制器的U相电流采样信号端,阴极连接于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于电机控制器的V相电流采样信号端,阴极连接于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于电机控制器的W相电流采样信号端,阴极连接于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于电机控制器的U相电流采样信号端,阳极连接于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于电机控制器的V相电流采样信号端,阳极连接于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于电机控制器的W相电流采样信号端,阳极连接于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万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万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