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科手术用微孔引流装置及其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1487.5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1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奥绿新(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3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科 手术 微孔 引流 装置 及其 输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科手术用微孔引流装置及其输送系统,该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阀体,引流阀体具有固定部、第一引流部和第二引流部;第一引流部设置在固定部的一侧,用于插入患者眼球前房细管;第二引流部设置在固定部上与第一引流部相对的另一侧,用于与患者眼球静脉细管连接;引流阀体上设置有微孔引流通道。眼科手术用微孔引流装置的输送系统包括中空的手持杆,手持杆两端分别设置有操作头和拉线杆,手持杆内贯穿有缝线,缝线具有闭合环状部和拉线部,闭合环状部嵌入操作头内,拉线部与拉线杆固定。本发明眼科手术用微孔引流装置能够解决青光眼眼内压力偏高的问题,同时避免常用引流阀植入带来的各种炎症问题,从而安全、高效的治疗青光眼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科手术用微孔引流装置及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眼科疾病中,青光眼是位列全球第二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也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青光眼的病因主要是眼内房水排出不畅导致眼内压力升高,并最终导致神经萎缩而失明。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手术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借用引流阀将房水外引流,但在一段时间后滤过泡漏、瘢痕、堵塞、低眼压以及滤过泡相关的眼内炎症会成为患者的噩梦。此外,引流阀通过人工结扎微细管,静脉固定在引流阀的难度大,引流阀植入的操作风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于青光眼房水引流减压的眼科手术用微孔引流装置及其输送系统,其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植入容易、术后效果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眼科手术用微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阀体,所述引流阀体具有固定部、第一引流部和第二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设置在固定部的一侧,用于插入患者眼球前房细管;所述第二引流部设置在固定部上与第一引流部相对的另一侧,用于与患者眼球静脉细管连接;所述引流阀体上设置有微孔引流通道,所述微孔引流通道依次贯通第一引流部、固定部和第二引流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个供缝线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引流部为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为板状构件,所述第一引流部和第二引流部为针管状构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眼科手术用微孔引流装置的输送系统,包括中空的手持杆,所述手持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引流阀体的操作头,所述手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线杆,所述手持杆内贯穿设置有手术缝线,所述手术缝线具有闭合环状部和拉线部,所述闭合环状部嵌入在操作头内,所述拉线部与拉线杆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头包括环形头、操作杆和固定件,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与手持杆卡接,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与环形头固接,所述操作杆和环形头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固定件与操作杆连为一体,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用于嵌置引流阀体的夹持孔。
进一步地,所述手术缝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绕过手术缝线的线身缠绕打成一个活结,从而形成闭合环状部;所述第二端贯穿操作杆和手持杆形成与拉线杆固定相连的拉线部。
再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杆与环形头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于对活结进行限位,从而仅可供手术缝线的拉线部通过。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头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手术缝线的闭合环状部的环形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发明的眼科手术用微孔引流装置设计有引流通道,引流通道贯通引流阀体的第一引流部、固定部和第二引流部,通过引流装置前房角的房水可以直接引流到巩膜表面上的眼上、眼下静脉,在降低患者眼内压的同时也避免了引流阀体堵塞以及各种炎症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奥绿新(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奥绿新(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1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