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生产电用煤矿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0676.0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3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米紫昊;刘福广;王艳松;杨二娟;李勇;王博;韩天鹏;张周博;孙睿;常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G69/14;B65G65/32;B01D4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煤矿 传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生产电用煤矿传输装置,仓门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气弹簧,其中,气弹簧的一端与原料仓的内壁相链接,气弹簧的另一端与仓门的顶部相连接,仓门的上方对称设有用于限制仓门位置的限位杆,原料仓的出料口与输送桶的一端相连通,输送桶内设有绞龙,绞龙与输送桶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插入于输送桶内后与绞龙的端部固定连接,输送桶的另一端与盛料盒相连接;喷洒管的一端与水箱相连通,喷洒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其中,雾化喷头位于盛料盒的正上方;进气管的一端插入于原料仓内,进气管的另一端插入于水箱内的水中,该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煤炭输送过程中能够产生的扬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领域,涉及一种煤生产电用煤矿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煤生产电即为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一种方式。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原动机通常是蒸汽机或燃气轮机,在一些较小的电站,也有可能会使用内燃机。它们都是通过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或燃气通过透平变为低压空气或冷凝水这一过程中的压降来发电的。
煤生产电的过程中需要对煤炭进行输送,将煤炭从储存位置输送到锅炉使用位置,但是现有的输送过程中煤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造成工作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煤生产电用煤矿传输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煤炭输送过程中能够产生的扬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煤生产电用煤矿传输装置包括原料仓、输送桶、盛料盒、喷洒管、水箱及进气管;
原料仓的中部设有破碎机构,破碎机构的上方设有仓门,仓门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气弹簧,其中,气弹簧的一端与原料仓的内壁相链接,气弹簧的另一端与仓门的顶部相连接,仓门的上方对称设有用于限制仓门位置的限位杆,原料仓的出料口与输送桶的一端相连通,输送桶内设有绞龙,绞龙与输送桶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插入于输送桶内后与绞龙的端部固定连接,输送桶的另一端与盛料盒相连接;
喷洒管的一端与水箱相连通,喷洒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其中,雾化喷头位于盛料盒的正上方;
进气管的一端插入于原料仓内,进气管的另一端插入于水箱内的水中。
喷洒管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出口相连接,水泵的进水口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相连通。
水箱的顶面连通有注水管、出气管及进气管,其中,进气管的一端插入水箱的底部,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的出口相连通,气泵的进气口与第四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原料仓。
第四连接管上位于原料仓的一端固定有过滤网板。
注水管外接有供水设备。
破碎机构包括有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第二电机,其中,第二电机与第一破碎辊相连接,第一破碎辊正对第二破碎辊,第一齿轮套接于第一破碎辊的端部,第二齿轮套接于第二破碎辊的端部,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原料仓的外壁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破碎辊固定连接。
第一电机、水泵、气泵及第二电机均通过电线与开关的一端相连接,开关的另一端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0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