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可穿戴式光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8945.X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2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东;王军龙;俞国山;徐世达;倪庆乐;张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5/067 | 分类号: | A61N5/067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穿戴 光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可穿戴式光疗仪,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驱动模块、设备外壳、LED柔性电路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匀光模块。该模块化可穿戴式光疗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通过对发光LED电路的自由组装,实现对人体胸部、腰部、肘部、膝部、腿部等多个部位进行光照理疗,适合医院和家庭个人使用。同时将供电电源外置,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进一步得到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可穿戴式光疗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激光治疗仪是一种新型的可以应用于医院、家庭的光疗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使用不同波长的光线照射人体,对生物体产生光化学作用,使之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及治疗效果。如细胞中的线粒体在被红光照射后,其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强细胞的新生,促进伤口和溃疡的愈合;同时能够增强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红外线辐射能够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提高人体生理机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起到消炎镇痛消肿等作用。
不同波段范围的光都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国外多见综合波段的光疗仪器,国内则多见红外和紫外的光疗仪器。不同的光疗仪器使用得当配以辅助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科、外壳、内科、妇科、烧伤科、耳鼻喉科等科的诸多疾病。而且光疗仪器一般没有副作用,适合家庭用户保健理疗使用。如今市面常见的光疗仪设备多采用台式设备的形式,而且为了保证光线能照射到理疗部位,用户在理疗过程中大多需要保持固定姿势,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常见光疗仪功能单一、不便治疗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舒适、匀光照射、不影响用户基本日常活动,并且能够通过自由组装实现多部位照射的可穿戴式光疗仪。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可穿戴式光疗仪,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驱动模块、设备外壳、LED柔性电路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匀光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为驱动模块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光疗仪工作,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设备操作界面;所述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使用设备外壳包裹;
驱动模块与LED柔性电路模块连接,驱动模块对电源进行转换,驱动LED柔性电路模块工作,LED柔性电路模块发出治疗光源,温度检测模块检测该治疗光源的温度,LED柔性电路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固定于匀光模块内,匀光模块将所述治疗光源均匀输出至治疗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匀光模块为可透光的布料制成,其外形为可穿戴式的马甲、护腰、护肘、护膝或者护腿,分别与人体胸部、腰部、肘部、膝部或者腿部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为治疗仪提供恒压电源,电源模块采用便携移动电源。
进一步的,控制模块控制光疗仪的工作状态,在光疗仪出光时,给驱动模块的供电导通,在光疗仪不出光时,切断驱动模块供电;同时,控制模块也读取温度检测模块输出的光源温度信息并进行过温保护。
进一步的,显示模块用于人机交互,用户通过显示模块的信息操作光疗仪工作,获取其工作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驱动模块用于将恒压输入转换为恒流输出,驱动LED柔性电路模块稳定输出治疗用激光。
进一步的,在出光时,温度检测模块检测LED柔性电路模块与匀光模块之间的温度,用于进行过温保护,当光疗仪过热时停止出光以保护用户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LED柔性电路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不同数量LED柔性电路模块的自由组合,配合不同外形的匀光模块对人体多个部位进行照射。
进一步的,LED柔性电路模块中包括LED光源,该LED光源稳定输出治疗用激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89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