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装填锂吸附树脂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8311.4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卫;姜乐彤;杨宝龙;尚晓东;胡广鱼;黄鹏贵;袁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尔木藏格锂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20 | 分类号: | B01D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另婧 |
地址: | 816000 青海省海西蒙古***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装填 吸附 树脂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装填锂吸附树脂的装置,包括物料仓、送料管和助流管,所述物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与送料管连通,且所述卸料口内设置有卸料阀,所述送料管包括一体成型的直管部分和弯管部分,所述弯管部分的弯头角度为α,所述助流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弯管部分固定插设在送料管内,且所述助流管与直管部分平行设置。本发明中设置有助流管用于连通流体为吸附树脂的输送提供动力,此装置以流体为动力,可使吸附树脂颗粒在流体提供的推动力下,顺畅地从塔柱侧方人孔、手孔及管孔装填于高径比大的塔柱内,提高了装填效率,大幅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填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装填锂吸附树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吸附树脂是一种颗粒状、圆柱状的高分子聚合物,可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糖液脱色,天然产物和生物化学制品的分离与精制等。吸附树脂品种很多,单体的变化和单位上官能团的变化可赋予树脂各种特殊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其粒径较小,流动性差,从塔柱侧方位人孔、手孔及管孔装填吸附树脂物料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大型工业生产中需要设计一种专用的装填装置,以便于将吸附树脂方便快捷、高效安全地从塔柱侧方人孔、手孔及管孔装填于高径比大的塔柱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装填锂吸附树脂的装置,该装置中设置有助流管用于连通流体为吸附树脂的输送提供动力,此装置以流体为动力,可使吸附树脂颗粒在流体提供的推动力下,顺畅地从塔柱侧方人孔、手孔及管孔装填于高径比大的塔柱内,提高了装填效率,大幅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装填锂吸附树脂的装置,包括物料仓、送料管和助流管,所述物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与送料管连通,且所述卸料口内设置有卸料阀,所述送料管包括一体成型的直管部分和弯管部分,所述弯管部分的弯头角度为α,所述助流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弯管部分固定插设在送料管内,且所述助流管与直管部分平行设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物料仓用于盛放吸附树脂,吸附树脂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借助送料管的弯管部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而沿弯管部分向直管部分流动,当到达直管部分后在助流管输送的流体的带动下继续沿直管部分继续移动,进而装填到塔柱中。本发明的装置与流体设备进行连接,借助与流体动力可以将吸附树脂顺畅的由塔柱侧方人孔、手孔及管孔处填充到塔柱内,提高装填效率,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
进一步地,所述α为30°-55°。
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弯管部分的弯头角度α设置为30°到55°,可以保证吸附树脂的顺畅输送,其中α设置为42°时效果最好。
进一步地,所述助流管伸入到送料管内的长度为280mm-360mm。
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助流管伸入送料管内280-360mm便于提高吸附树脂的输送效率,当助流管伸入的长度过短时需要流体的流量增大,当助流管伸入的长度过长时,则容易使得吸附树脂发生囤积,不便于输送,当助流管伸入送料管内320mm时,效果最好,所消耗的成本最低。
进一步地,所述助流管上设置有流体阀门,所述助流管远离送料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送料管的直管部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阀门为不锈钢球阀、不锈钢闸阀或不锈钢半球阀。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仓由质轻不锈钢铁皮、较高强度的硬质塑料板或质轻铝合金板材制成;所述送料管和助流管由碳钢管、不锈钢管、PE管或孔网钢带管等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仓的顶壁上设置有上料口,所述物料仓的内壁上由上到下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流锥斗和第二导流锥斗,所述第二导流锥斗与卸料口之间设置有导流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尔木藏格锂业有限公司,未经格尔木藏格锂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8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