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血清和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8217.9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新;吴鸣月;张望;常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丹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43;G01N33/546;G01N33/5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孙铭侦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光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血清 尿液 中视 结合 蛋白 试剂盒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血清和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试剂盒,医学体外诊断技术领域。所述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试剂R1包括以下组分:缓冲液、促凝剂、氯化钠、表面活性剂、保护剂、防腐剂、视黄醇结合蛋白生物素标记抗体;试剂R2包括以下组分:缓冲液、亲和素、胶乳微球、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本申请应用生物素与亲和素之间高亲合力的牢固结合以及多级放大效应的原理,极大地提高了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本申请试剂盒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5‑150mg/L,最高可检测浓度为200mg/L的血液样本,最低可检测浓度为0.02 mg/L的尿液样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体外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时检测血清和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是肝脏分泌的一种低分子量蛋白(21000kD),是血液中维生素的转运蛋白,广泛分布于血液、脑脊液、尿液及其他体液中。
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能早期发现肾小管的功能损害,并能灵敏反映肾近曲小管的损害程度,可作为肾功能早期损害和监护治疗的指标。正常情况下,RBP在尿中稳定性强,不易分解,不受pH和血压干扰,RBP排量甚微(100μg/d)。血浆中的RBP约有90%与甲状腺素结合前蛋白结合,形成高分子蛋白复合物,故而不被肾小球滤过膜滤过,当视黄醇被转运到靶细胞后,RBP便游离到血浆中,迅速被肾小球滤过,几乎全部被肾近曲小管重吸收而分解。但在肾近曲小管损伤时,RBP尿排量明显增加,故尿RBP排量增加可作为肾近曲小管损伤的标志物。血浆中RBP降低常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低蛋白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肝疾病(除外营养过剩性脂肪肝)、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感染症、外伤等疾病。因此同时检测血、尿RBP可判断部分肾脏疾病的类型和动态监测受损程度,与其他项目联合检查更能为肾脏损伤部位及程度提供准确鉴别的诊断依据。
目前临床对RBP4的检测方法主要都是基于免疫学,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定量检测血液中RBP4含量,比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检测需求的增大,前两种方法由于费用高或操作繁琐、周期长等劣势,逐渐淡出临床市场。而伴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生化比浊法凭借反应时间短,精密度好,易于自动化等优点,成为临床上主流检测方法。常规的免疫比浊法会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等缺点而且灵敏度较低,而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虽然借助包被了特异性兔多抗的“胶乳”介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灵敏度,但缺乏级联放大效应,在对尿液中RBP进行检测时,由于尿液中RBP含量较血清中低的多,依旧无法保证检测低值的准确度,所以,需要更高灵敏度的检测试剂。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的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试剂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时检测血清和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试剂盒。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同时检测血清和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试剂盒,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同时检测血清和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试剂盒,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1包括以下组分:
视黄醇结合蛋白生物素标记抗体0.1-0.2mg/ml;
所述试剂R2包括以下组分:
优选的,试剂1中生物素标记抗体浓度与试剂2中亲和素的浓度比为4-6: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借助胶乳介质增强免疫比浊法灵敏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实现反应信号的级联放大,从而提高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丹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丹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8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