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站台墙的施工方法及站台墙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7564.X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范大鹏;张云飞;胡晓博;康磊;张云才;王国剑;孙浩然;陈月修;袁宝;李丽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21/00;E04G11/08;E04G17/065;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5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站台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站台墙的施工方法及站台墙,针对站台墙的施工方法来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站台墙混凝土结构划分为三段,第一段划分为底板(1);第二段划分为加腋处(2);第三段划分为上部墙身(3);S2:先进行底板(1)施工;S3:再进行加腋处(2)施工;S4:最后进行上部墙身(3)施工。针对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制造的站台墙来说,包括底板(1);底板(1)上的加腋处(2);设在加腋处(2)上的上部墙身(3)。本发明施工方法能提高安装模板的精度,根据上述方法制造的站台墙,其尺寸误差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站台墙的施工方法,还涉及使用该方法制造出的站台墙。
背景技术
传统站台面层铺贴完毕后站台墙侧檐口会外露砂浆粘接层,一般都采用侧面挂网抹灰的方式对站台墙挑檐侧檐进行抹灰处理,这样暂时可以进行装修美化,随时间变化及雨水的侵蚀,传统处理方法会产生大量抹灰脱落和变色现象,既影响美观效果,也对行车安全造成风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说明书CN210049652U,公开现浇预应力清水混凝土高架站波纹窗格外墙结构以及高架站,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架车站采用整体现浇预应力清水混凝土进行波纹窗格造型和装饰的结构外墙结构设计方法。所述外墙结构采用现浇清水混凝土成型于高架站的外部,满足装饰要求;所述外墙结构为呈水平波纹状分布进行造型,满足景观要求;所述外墙结构具有序列渐变椭圆开洞窗格,既满足装饰效果又满足采光通透要求。其未合理分段,造成模板安装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模板安装精度的站台墙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制造的站台墙,其尺寸误差更小。
针对本发明一种提高模板安装精度的站台墙的施工方法来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站台墙混凝土结构划分为三段,第一段划分为底板;第二段划分为加腋处;第三段划分为上部墙身;
S2:先进行底板施工;
S3:再进行加腋处施工;
S4:最后进行上部墙身施工。
整个混凝土结构分为三段施工,这样分段施工可有效控制模板安装精度,加腋处可稳定安装在底板上部。
作为本发明站台墙的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步骤S4中,上部墙身支模时,预埋横向穿设的PVC管,在浇筑后,形成泄水孔。泄水孔在浇筑时,可以通水降温,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减少裂缝,在使用时,也可以排水。
作为本发明站台墙的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步骤S2中,先绑扎底板钢筋骨架,再支钢模,预埋沥青木丝板设置伸缩缝,沥青木丝板与钢模相交处焊接挡块,沥青木丝板一端有两个挡块,分别位于沥青木丝板端部两侧。沥青木丝板,外露尺寸过小,为提升整体美观效果,两个挡块既可以夹持沥青木丝板,定位伸缩缝的位置和宽度,又可以增加伸缩缝的外露尺寸。
作为本发明站台墙的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挡块远离伸缩缝的一侧打腻子和倒圆角,可以使得站台墙外露处伸缩缝等宽、圆滑、拆模时可以避免此处阳角完整性遭到破坏。
作为本发明站台墙的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底板和加腋处整体拆模后,再施工上部墙身,拆除后的部分模板用于上部墙身的支模。站台墙模板用料使用钢模,使用钢模具有如下优点:周转次数多可重复利用、混凝土完成面平整度光泽度好、结构尺寸统一美观、安装拆卸简单、有利于推动全路标准化实施;合理周转模板,减少摊销。
作为本发明站台墙的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步骤S3中,绑扎加腋处的钢筋骨架,支模,进行加腋处的浇筑,浇筑加腋处时,还在加腋处上整体浇筑导墙。墙身模板可定位安装在加腋处预留的导墙上,安装精度可以更加精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7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