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温浇筑玻璃防止出现裂痕快速脱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6702.2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9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魅妆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1/10 | 分类号: | C03B11/10;C03B11/12;C03B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浇筑 玻璃 防止 出现 裂痕 快速 脱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玻璃浇筑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浇筑玻璃防止出现裂痕快速脱模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恒温浇筑玻璃防止出现裂痕快速脱模装置,旨在克服现有玻璃制品的设备在加工时采用人工吹制和加工出来的工件问题。本发明公开了恒温浇筑玻璃防止出现裂痕快速脱模装置,包括注模箱、设置在注模箱内设有浇筑腔,所述注模箱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上滑动连接有用于给装置提供按压建模的初步压模装置,所述注模箱上设有自动给玻璃压模保温的恒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浇筑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恒温浇筑玻璃防止出现裂痕快速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有些玻璃制品在瓶装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是气吹制作,有较大的问题,主要存在的是加工时间漫长,采用的是人工吹制,难以保证加工出来的工件的质量统一,而且在这种浇筑按压式的玻璃制品加工对于那种给装置的热胀冷缩的现象尤为明显,过快的冷却就会导致工件内部的出现裂纹,从而使加工出来的工件直接作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恒温浇筑玻璃防止出现裂痕快速脱模装置,以解决现有玻璃制品的设备在加工时采用人工吹制和加工出来的工件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恒温浇筑玻璃防止出现裂痕快速脱模装置。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恒温浇筑玻璃防止出现裂痕快速脱模装置,包括注模箱、设置在注模箱内设有浇筑腔,所述注模箱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上滑动连接有用于给装置提供按压建模的初步压模装置,所述注模箱上设有自动给玻璃压模保温的恒温装置,所述浇筑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自动控制玻璃脱件的传动控制装置,所述液压机滑动连接有液压主轴,通过所述液压主轴上面的压模装置有效的实现了加工出来的工件不会有于温差的问题导致工件出现裂痕。
所述液压主轴上固定连接有按压块,所述浇筑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敏元件,所述定位块上滑动连接有按压滑杆,所述按压滑杆与所述第二压敏元件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按压滑杆与所述按压块能够接触连接,通过所述液压主轴下移带动所述按压块一同下移进而通过所述按压块按压到所述按压滑杆,通过带动所述按压滑杆下移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二压敏元件,实现控制自动脱件和压模的复位。
所述定位块上滑动连接有热涨滑块,所述热涨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加热机,所述加热机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控制元件,所述热涨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注模箱内设有模型腔,通过所述加热机实现给所述加热板加温,从而实现装置在浇筑的时候始终保持恒定的温度,防止出现加工出现的事故。
所述注模箱上转动连接有拨动转轴,所述注模箱上固定连接有拨动电机,所述拨动电机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元件,所述拨动电机与所述拨动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注模箱上滑动连接有封板,所述注模箱内设有排件腔,所述排件腔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弹簧,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元件控制所述拨动电机的转动,有效的实现了装置自动实现高效脱件的效果。
所述液压主轴上固定连接有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元件,所述空压机上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液压主轴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滑块,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元件控制所述空压机的启动,有效的实现了装置将工件按压成型过后再将其自动脱件和冷却。
所述缓冲滑块上滑动连接有出模压柱,所述出模压柱上固定连接有卡位块,所述出模压柱内设有气压腔,所述出模压柱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敏元件,所述缓冲滑块上固定连接有防脱按压板,所述防脱按压板与所述卡位块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通过所述防脱按压板按压到所述第一压敏元件进而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一压敏元件,再由所述第三控制元件接受并且控制所述加热机的启动,实现装置内的自动恒温加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魅妆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魅妆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7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