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气柜防凝露封堵保护的有机硅杂化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6090.7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宁;陈宏;李培培;刘宁;朱健;高山尧;胡翔;赵亮;崔媛;黄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扬州广源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0 | 分类号: | C08L55/00;C08L83/04;C08L83/05;C08K3/22;C08K3/3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葛军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气 柜防凝露 封堵 保护 有机硅 材料 | ||
一种用于电气柜防凝露封堵保护的有机硅杂化材料。提供了一种固化后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能有效防止水气等进入开关柜电缆室内,提高安全运行系数的用于电气柜防凝露封堵保护的有机硅杂化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30‑44份有机硅杂化树脂、20‑45份阻燃剂、10‑30份无机增强填料和0.01‑0.1份Pt催化剂组合物;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2‑5份羟基硅油和5‑8份含氢硅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份常温固化的有机硅杂化封堵材料,该自流平有机硅杂化材料在应用后美观度、介电强度、阻燃特性上相对于传统发泡型材料有很大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气柜防凝露封堵保护的有机硅杂化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电气柜除湿防凝露大致有以下几种手段:
(1)设备整体进行通风散热的设计,将凝露源头隔绝在设备之外,但现场运行经验来看往往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户外运行的设备,受制于运行的现场,比如沿河等,长期在湿度很大的地方运行,水汽往往会从一些很微小的缝隙或是电缆穿孔等部位进入,久而久之最终形成凝露。
(2)有源除湿装置也是除湿防凝露的另一种手段,在变电站内或者配电房内安装空调或者除湿机,在户外设备柜体内部安装有源的小型除湿机。现场运行来看室内的大型空调和除湿设备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室外设备内置的小型除湿机往往因为体型太小功能单一而形不成很好的效果,同时小型电机的长期运行寿命问题也是痛点之一,不能满足长期运行需要。
(3)无源的吸湿放湿材料,在现场使用的较少,其起不到封堵的效果,主要是主动吸收水分来降低柜体内的湿度,但是该材料的吸水性在吸收一定程度的水分后会饱和,而该材料没有主动排出水分的能力,从而失去继续吸潮的功能,所以该材料也只能作为低湿度情况的一种湿度调节手段,没有全天候使用的功效。
(4)针对于柜体底部,尤其是电缆穿孔部位采取有效的封堵材料来进行封堵,从根本上来隔绝水汽从缝隙和孔洞部位的进入。目前行业内主要采用发泡型封堵组料进行封堵,其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在混合后会发泡膨胀堵住空隙和底部,从而隔绝水汽。但是发泡固化后的密封块外观欠平整、美观度一般,另外发泡过程会发热,很可能超过70℃,有可能损伤电线电缆外皮,并且发泡固化后非常坚硬,在后期很难拆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固化后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能有效防止水气等进入开关柜电缆室内,提高安全运行系数的用于电气柜防凝露封堵保护的有机硅杂化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30-44份有机硅杂化树脂、20-45份阻燃剂、10-30份无机增强填料和0.01-0.1份Pt催化剂组合物;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2-5份羟基硅油和5-8份含氢硅油。
所述有机硅杂化树脂为乙烯基硅树脂与液体聚丁二烯的接枝物反应物。
所述有机硅杂化树脂的反应过程为:
将液体乙烯基硅树脂和液体聚丁二烯混合在一起,升温至80℃,加入1%的过氧化苯甲酰二甲苯溶液,反应4h。
所述阻燃剂为Al(OH)3、Mg(OH)3、十溴二苯乙烷或磷酸酯类阻燃剂。
所述无机增强填料为CaCO3、高岭土、蒙脱土、滑石粉、硫酸钡和氟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Pt催化剂组合物为含3000ppm氯铂酸和多乙烯基硅油的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扬州广源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扬州广源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