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读写器软件验证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5056.8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9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国;邓锐;吴劲;王德明;丁颜玉;段志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盛明星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读写 软件 验证 装置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RFID读写器软件验证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该装置包括:测试模块,用于生成时钟激励信号和寄存器配置信号,并将两种信号均发送至读写器模块;读写器模块,用于根据寄存器配置信号配置寄存器初始数值,并根据时钟激励信号和寄存器初始数值发送相对应协议通信流程中的请求命令至标签芯片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标签芯片模块回复的应答帧命令后产生接收中断,以反向触发测试模块读取寄存器的当前数值并根据该当前数值完成数据通信流程验证;标签芯片模块,用于在接收请求命令后,按照相对应协议通信流程产生应答帧命令回复至读写器模块。该装置可满足与多类型RFID芯片进行多种通信速率高低不同的且多类型的协议通信流程的验证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FID读写验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FID读写器软件验证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RFID的集成电路各个子模块的设计中,通常需要时刻关注模块或者功能的设计是否实现,以来验证RFID读卡器模块中设计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尤其是需重点关注数据交互通信性能的验证,并在设计功能存在漏洞时尽早发现存在的问题。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硬件验证平台进行通信性能验证,而硬件验证平台中包含嵌入式程序、原理图模块、结构图模块等等,但其存在一些局限:首先,硬件验证平台需要对自身各个模块在自身验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测试验证,导致整个验证过程繁琐复杂;其次,硬件验证平台的搭建费时费力,并且一般仅支持单一协议低速率的数据通信。
也有一类传统软件验证平台,但是该种传统软件验证平台往往需要人工手动输入激励以模拟标签芯片的回复,此种方式比较容易出错且效率低下。并且现有的传统软件验证平台一般只支持单一协议低速通信速率,而在通信模式、通信速率均快速多样化发展的时代,其已逐渐无法适应越来越高的充分完整的验证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RFID读写器软件验证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硬件验证平台搭建费时费力、验证过程繁琐复杂,且传统软件验证平台需手动输入激励的效率低下及其仅支持单一协议低通信速率的缺陷,实现快速高效进行通信流程验证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RFID读写器软件验证装置,包括:
测试模块,用于生成时钟激励信号和寄存器配置信号,并将所述时钟激励信号和寄存器配置信号均通过协议总线发送至读写器模块;
读写器模块,包括寄存器,所述读写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寄存器配置信号配置寄存器初始数值,并根据所述时钟激励信号和所述寄存器初始数值发送相对应协议通信流程中的请求命令至标签芯片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标签芯片模块回复的应答帧命令后产生接收中断,以反向触发所述测试模块读取所述寄存器的当前数值并根据该当前数值完成数据通信流程验证;
标签芯片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请求命令后,按照所述相对应协议通信流程产生应答帧命令回复至所述读写器模块。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RFID读写器软件验证装置,所述测试模块,包括激励单元、配置单元、至少三个的协议接口,以及总线选择单元和验证单元,其中,
所述激励单元,用于生成时钟激励信号;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生成寄存器配置信号;
所述至少三个的协议接口,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UART协议总线、SPI协议总线、IIC协议总线与所述读写器模块的总线接口连接;
所述总线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UART协议总线、SPI协议总线、IIC协议总线中选择一条协议总线,作为传输所述时钟激励信号和寄存器配置信号的协议总线;
验证单元,用于在所述读写器模块产生接收中断后,读取寄存器的当前数值并根据该当前数值完成数据通信流程验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RFID读写器软件验证装置,所述读写器模块还包括控制单元、命令请求单元和中断单元,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未经广州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5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