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反渗透膜元件的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4016.1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5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海玉琰;马瑞;何灿;熊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65/06 | 分类号: | B01D65/06;B01D6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刘亭亭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反渗透 元件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废旧反渗透膜元件的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1)采用含有交联剂和催化剂的混合溶液对废旧反渗透膜元件进行第一循环浸泡,得到第一浸泡物;(2)采用含有醇类化合物的溶液对所述第一浸泡物进行第二循环浸泡,得到第二浸泡物,然后水洗得到修复的反渗透膜元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修复方法能够使修复得到的反渗透膜元件具有更好的膜分离性能,在满足反渗透膜的通量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使膜的截留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反渗透膜元件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反渗透是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反渗透膜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膜表面会不可避免的被胶体、微生物、杂质颗粒及难溶盐类等物质污染,从而造成膜性能的下降,具体表现为较低的产水流量或较高的溶质透过率或供给水和浓水之间的压差增大等。因此对于受污染的反渗透膜元件进行及时的清洗是很必要的,但是物理清洗或化学清洗只是缓解反渗透膜的污染,当清洗多次后膜性能会出现无法恢复的现象,就需要更换反渗透膜元件,由此产生大量的废旧膜元件。
目前对于废旧膜元件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作为固废垃圾直接丢弃,但这样不仅污染了环境,还浪费了资源;另一种是对废旧膜元件进行修复,但修复得到的反渗透膜元件的性能不好,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短。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废旧反渗透膜元件的修复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对废旧反渗透膜元件进行修复得到的反渗透膜元件的膜分离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废旧反渗透膜元件的修复方法,该方法能够修复得到具有更好分离性能的反渗透膜元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旧反渗透膜元件的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
(1)采用含有交联剂和催化剂的混合溶液对废旧反渗透膜元件进行第一循环浸泡,得到第一浸泡物;
(2)采用含有醇类化合物的溶液对所述第一浸泡物进行第二循环浸泡,得到第二浸泡物,然后水洗得到修复的反渗透膜元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修复方法能够使修复得到的反渗透膜元件具有更好的膜分离性能,在满足反渗透膜的通量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使膜的截留率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如前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旧反渗透膜元件的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
(1)采用含有交联剂和催化剂的混合溶液对废旧反渗透膜元件进行第一循环浸泡,得到第一浸泡物;
(2)采用含有醇类化合物的溶液对所述第一浸泡物进行第二循环浸泡,得到第二浸泡物,然后水洗得到修复的反渗透膜元件。
本发明废旧反渗透膜元件的修复方法可以概括为先采用含有交联剂和催化剂的混合溶液对废旧反渗透膜元件进行浸泡得到第一浸泡物;然后再采用含有醇类化合物的溶液对前述第一浸泡物进行浸泡得到第二浸泡物,水洗即得到修复的反渗透膜元件,也即本发明采用两次浸泡即可完成交联反应,不包括对第二浸泡物进行加热处理的步骤。而现有技术一般先将反渗透膜进行两次浸渍,然后将前述处理完的反渗透膜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完成交联反应。
本发明对所述废旧反渗透膜元件的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定,可采用任何水处理工艺中产生的废旧反渗透膜元件,优选为废旧的聚酰胺类反渗透膜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交联剂选自醛类化合物、酸酐类化合物和二羰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40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